第272章 朕要肉爛在鍋裏(第3/3頁)

而如果這漠北草原也是咱們漢人那就不同了,朕不敢說每個人都是忠臣孝子,但也一定不會都是亂臣賊子。

就算有那麽一兩個有反心的,又或者朕的後代兒孫不爭氣,他們也打出清君側的旗號想奪權,那他門南下入關,就需要民心的支持,他們不敢屠殺自己的胞親,打來打去,無非是手足相殘,肉爛了,也在鍋裏。”

肉爛了,終究還是在鍋裏!

神器易主,怎麽假手也都是在自家人手裏!

皇帝做到這個份上的,朱允炆也算是有史以來頭一位了!

朱棣搖頭苦笑,他算是明白為什麽這天下的軍心、民心都系在朱允炆一個人的身上了。

自己這個侄子,真的在一步步踐行他當初的諾言,他真能做的一心為國!

明明行的是大公無私之舉,卻反而盡收了全天下的權力。

而那些小肚雞腸,心胸狹隘的帝王,惦記了一輩子的權力,鬧到最後反弄得全天下離心離德。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

你心裏裝著百姓,百姓的心裏才能裝著你。

你心裏裝著士兵,士兵手裏的槍杆子就會保護你!

有民心、有軍心,那天下就沒有一個人鬥得過你,所以他們就會怕你,不敢反對你。

你便擁有了全天下的權力。

“朕可不想將來睡覺都睡不踏實的惦記草原,所以為了讓自己睡個安穩覺,朕打算合並漠南漠北!”

朱允炆正色道:“朕要設置漠庭左中右三都護府,就按照這種方式來辦,除漠南衛以外,再從河北、山東、河南三省選貧瘠者,遷五萬戶實漠庭,保證漠庭丁口數在六十萬左右,我漢人要占全數。

漠南眼下的蒙古人、女真人等各民族,即刻回遷內陸,百戶一數,分與全國各省府縣,具體安置事宜,朕另做安排。”

在草原上置省是一件很冒險的事情,這年代的交通條件在這裏,很容易出現尾大不掉的情況,因此朱允炆還是謹慎了些許,改省為三都護府。

或者,也可以叫做三部遊牧!

屆時,他這個皇帝和宗室領一部,內閣推舉人才領一部、五軍府的宗勛選將領一部!

將來,定三部丁口均數,就算一部出了一個野心黨,他也不敢貿然造反,因為他必須要做到一統三部才能興兵南下。

三部統領和骨幹五到十年即輪崗履新,三部又是天然對立的陣營,和平統一不現實。

而武力統一,等他們打完了,朝廷想收拾起來也容易,分化起來更容易。

如果什麽時候宗親、內閣、武勛都暗中勾結在一起了,那都不用漠庭造反,中樞直接就政變把皇帝搞下台。

而且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如果不是遭受到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盡失民心的話,也很難出現大規模的武裝造反。

安史之亂鬧那麽大,全天下的名將仍忠心耿耿守著大唐江山,叛亂剿滅後,郭子儀選擇老老實實的交出兵權。

所以,只要大明本土的基本盤不亂,漠庭世世代代不可能造反。

而如果大明的基本盤亂了,那漠庭造不造反,這朱明的江山也一樣是丟!

這個道理很直觀,所以朱允炆思量一下,覺得既然如此,那還有什麽好顧忌的?肉爛了,只要還在鍋裏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