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密信施政(第2/2頁)

拖一年國家無非多發一年這群官吏的年俸,那才多少錢?眼下稅收才是最重要的事,因為明年國家還得再養江西百姓一年呢。

“還有什麽事嗎?”

朱允炆掃視一圈,但面前卻是一副死靜的如泉水般。

文官集團現在還人心惶惶,沒從方才兩件事的驚嚇中走出來,一時半會這腦子哪裏捋的明白,想要還擊又不敢貿然開口,彈劾這種事,畢竟誣陷反坐啊。

而朱棣和徐輝祖對視一眼,也都各自明白了彼此的意思。

見好就收吧。

他們手裏攥著的東西還有點,但涉及的人可不是方才那幾個小人物,而且證據鏈還沒法保證萬無一失,真拿出來現在說,別傷敵不成,再傷著自己。

“既然你們都沒事了,那朕說兩句。”

百官齊拜,恭聲道:“臣等聆陛下聖諭。”

“其實也沒有什麽太大的事,只是朕這兩天看了一些前朝的書籍,恰好看到了唐長慶年的牛李黨爭之事,大為觸動。

朋黨各行其是,破壞朝政統一,而且朋黨之間互相攻擊,任用私人,不僅失去正常的用人原則;朋黨各抒政見,自我標榜,批評朝政,擾亂視聽,妨礙堅持既定的政策,加速了唐朝的滅亡。

朕自然相信咱們大明都是忠臣良才,是不會興此行徑,狼狽為黨,沆瀣一氣的。”

所有人都能聽明白皇帝這是在警告他們,也看穿了他們之間這些把戲。

互相檢舉揭發是好事,因為起碼能替國家和百姓去除貪官,但黨爭從來都是先靠著這些玩意來作為手段,主要的目的永遠都是為了在掀翻對手之後好安排自己的人來排隊上位。

“所以朕為了不至於閉塞視聽,也為了咱們朝堂之上不被攻訐之聲充耳,自今日起,科道言官聞風彈劾之權就此作罷。”

太祖給科道言官聞風彈劾之權是為了能夠及時體察民情,知百姓疾苦,卻忘了這麽群玩意就是某些人的槍手罷了。

他們的嘴是為他們自己長得嗎?

百官具皆心中哀嘆起來,又一條祖宗家法到建文皇帝這被廢除了。

但是,那又如何呢?

誰也不願意站出來跟皇帝說“擅改祖制必有不詳”這種廢話了。

到時候皇帝腦子一抽,也封他們一個特使,讓他們去找太祖高皇帝詢問能不能改,哭都沒眼淚。

“同時,為了不閉塞視聽,將來這朝堂之上,地方各省,三品含從三品以上的官員,若有政令改革之想法,凡能裨益國計民生的,卿等細查利弊,皆可書信與禦前司,朕自當一封不落。”

這一句,頓時讓所有人面色大變。

皇帝這是搞什麽,密信制?

什麽狗屁裨益國計民生,壓根就是密信舉報。

一旦如此,將來這朝堂之上還搞哪門子朋黨,還有哪些同僚值得信任?

交代完這事,朱允炆看著眼前這一群如喪考妣的臣工,頓時覺得心情大好,哈哈大笑著起身退朝。

你們可以搞黨爭,但是你們只負責開頭的找茬,後續怎麽安排官員補上和施政,就不用你們操心了。

有想法,那就寫信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