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天家(下)(第2/3頁)

不想當官也不想從軍的,那就去找你們各支的親王領一筆銀錢買地做個安心地主,或者去行商做買賣,但朕醜話說在前面,該交糧稅的交糧稅,該交商稅的交商稅,克扣了國庫一兩銀子,朕念及親情可以饒了你們,但爺爺定下的國法可饒不得你們。”

從政從軍從商。

三條路朱允炆都給他們指了出來,同時也毫不避諱的把所有難聽話都講了出來。

乾清宮裏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被朱允炆那最後一句嚇得噤若寒蟬。

太祖定下的國法?那是要殺頭的啊。

看到一時間沒人吭聲,朱允炆到也不著急,端著茶邊飲邊看起了奏本。

他知道這些人裏面,一定會有人同意的。

秦王朱尚炳、晉王朱濟熺這兩個身份最高的也是既得利益群體,他們是一定不會反對的。

一年分潤的大頭可都在他倆口袋裏,這可頂的上他們之前幾十年的年俸了,為什麽要反對,跟皇帝對著幹這種事他倆可不會這麽沒腦子。

只要這倆帶頭同意,其他這些歲數輕的半大小子能有什麽主見?

他們就算不同意又頂個屁用!

為什麽只召見這群年輕人,沒有把朱棣、朱楨這種上了歲數的親王也一並喊來說這件事,就是因為朱允炆知道他們一定會同意的。

人活得歲數越大,越會妥協。

只有這些年輕氣盛的才會發牢騷。

搞定這些小兄弟之後,那麽砍了宗親年俸這件事,朱允炆打算過兩日直接臨朝說一聲,以明旨詔天下,最是省心。

“陛下舉賢開明,臣弟謹遵聖命。”

沉寂只有半盞茶的功夫,朱尚炳就站了出來。

隨後朱濟熺這位晉王也站了出來,朱允熞、朱允熙這兩個也都站出來領了命。

“怎麽著,你們有意見?還是覺得朕哪裏做的不公?如果有意見,完全可以提出來,咱們都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看到絕大多數還在玩沉默冷戰這種把戲,朱允炆陡然變了臉。

龍目四顧之間,這氣勢可就拿了出來。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你就是咱們老朱家的家主!意思不還是全都以你說的為準嗎。

一大群半大小子哪裏扛得住朱允炆的眼神威壓,不少人都嚇得臉色蒼白,忙站起身躬身領命。

胳膊,哪裏扭得過大腿。

“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天色已晚,且各自回府吧,今年定下來明年起始吧。”

今年的年俸都發完了,實不實行壓根已經不重要。

倒是不如說到明年,這樣還能擺出一副皇帝寬容的姿態。

大家夥紛紛苦著臉告辭,唯有朱允熞被朱允炆喚住留了下來。

“陛下?”

對上朱允炆望向自己的目光,朱允熞有些緊張的咽了口唾沫,皇帝這眼神,咋看都像是要吃掉自己的樣子?

“別害怕,朕留你下來是好事。”

朱允炆一開口,朱允熞心裏更是哆嗦。

好事?你該不會是想封我做貴妃吧。

“朕給你定了一門親。”

沒工夫讓朱允熞瞎想,朱允炆已是開門見山地說道:“你也歲數不小,該到了成親的年歲,含山侯的小女兒待字閨中,朕聽人說也是賢惠俊秀的緊,朕打算許配給你,你有什麽意見嗎?”

就楊文長得那個樣子,他閨女能有幾分姿色?

朱允熞腹誹著,心說自己的意見有用嗎?

生在天家,皇帝又是自己的親大哥,無論是長兄為父還是君父,公也好私也罷,都是你說的算。

默默嘆了口氣,躬身道:“謝陛下賜婚,臣弟沒有意見。”

看朱允熞的情緒似乎有些低落,朱允炆也不好寬慰,只好轉移話題道。

“待成了親之後,你也是個大人了,成家自然該考慮立業,這以後,你是打算做官參加科舉還是想要從軍。”

朱允炆定了吏治改革,各省可以自定省考,用以補充每年因歲數等原因退休的胥吏官差,而這些參加省考通過的胥吏可以參加每三年一次的科舉大考,也就是國考。

南直隸自然也有自己的省考,由應天府主持,就在南京。

而從軍就是進京營講武堂,然後學成之後會有五軍府進行考定,出則為將,這就好比後世的軍校,畢業了之後起碼混一個軍官的身份。

甭管高低,總好過大頭兵。

雖說猛將起於卒武不假,但是每個時代總是會有一批捷徑派。

朱允熞好歹根正苗紅,是興宗的嫡皇子,哪裏真能送到前線去闖刀山箭雨。

朱允熞本來這幾年一直向他遼王叔朱植那裏親近,心裏也存了再大一些跟著朱植經商的心思,但是朱允炆這個問題卻陡然讓他心神一晃。

皇帝不是在問他想要當官還是從軍,語氣壓根不是在征求他的意見,而是讓他在這兩樣之間做一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