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求是報開刊(一)(第2/3頁)

最後一小半內容則留給了內閣五人的介紹,分別為奉天殿大學士楊士奇、文華殿大學士郁新、武英殿大學士朱棣、大學士銜方孝孺和解縉。介紹中包括五人的生辰年、職業生涯和晉升途徑都有詳表。

除了郁新這個中規中矩的,他的晉升是一步一個腳印自中進士之後,歷任戶部度支主事、戶部郎中、右侍郎、左侍郎、尚書、入閣輔臣。

而其余四人,解縉是洪武二十一年進士,但洪武二十四年就被打為白身,回鄉閉門修身去了,直到洪武三十一年太祖賓天入京吊唁,奉太祖遺命手諭輔政新帝,內閣成立後,先為協辦學士,建文三年入閣。

方孝孺是儒林領袖,內閣成立後直接入閣。

朱棣是宗親,沒什麽好介紹的。

只有這楊士奇!

洪武二十九年入翰林院,洪武三十一年內閣成立,得到同鄉王叔英的舉薦為翰林學政,後經提拔為協辦學士,建文二年庚辰科殿試之後入閣,建文三年暴昭卸任後,被皇帝一步到位提拔成首輔!

“真是令人艷羨不已啊。”

高巖放下報紙,砸吧砸吧嘴:“下官今年四十有六,按照去歲朝廷的致仕條例,還有不到十載就要卸任,倒是縣尊眼下青春正茂,又是翰林考定魁首,將來想必也能有入閣之日。”

王雨森與這高巖關系不錯,他空降下來,這一縣主簿的位置,主抓錢糧丁口自然是要抓在手中,高巖也是明眼人,當即就大表忠心站到了王雨森的隊伍之中,那麽年輕的縣令,又是通政司親自派人來送上任,說明中樞有人,這種金大腿不抱住豈不是腦子壞掉了。

也因此,聽到高巖的話,倒也不避諱,當即淺笑搖頭:“你老高就莫要笑話本官了,我輩為官當以民為本,哪裏只是為了步履青雲,只要能為百姓立命,縣令與首輔又有什麽區別。”

“縣尊說的甚是有理,實令下官慚愧。”

心裏腹誹兩句虛偽,面子上高巖還是輕飄的送上了一句馬屁,正待開口邀請王雨森出縣衙吃些小吃,就看後者又遞過一張報紙。

“這期一共兩份刊文,你也看一下吧。”

還有一份?

高巖愣了一下,但還是接過觀瞧,這一看登時大吃一驚。

這期刊文的形式排版上沒有變化,還是當先一行報出了名字和日期,不過正文內容可是震撼了許多。

內容中先是著重筆墨的講述了洪武三十一年太祖賓天後,天下臣民是多麽的悲痛和迷茫,然後新帝登基,大赦天下。天下人又是如何的歡呼雀躍,伏等新政,翹首以盼。

隨後便是大段落的‘客觀’講述了年輕的建文帝登基後的種種舉措,以及新帝自登基後為揚大明國威,打了哪些大的勝仗,最後天威浩蕩,竟直接嚇得北方瓦剌、韃靼部聞風而喪膽,遣使者至南京覲獻降表。

降表的內容也被一並刊登在了這一期的刊文上,包括此番獻降的貢禮清單都詳細入微。這次的落款則是內閣首輔楊士奇和總參謀長銜的朱棣。

“這是真的?”

高巖只感覺頭暈目眩,巨大的自豪感頂的他面紅耳赤,幾欲缺氧。

看著高巖這幅神情,王雨森當即便是含笑點頭:“自然是真的,不然,本官昨日何至於興奮的一夜未眠。”

“瓦剌人、韃靼人竟然投降我大明了?”

高巖出生那年,大明可還沒有立國呢,天下一片戰禍離亂,是真真的亂世景象,人命賤如蟻,恍惚之間這才多少年?當年那暴虐橫行的蒙古人,這就甘願俯首稱臣,投降大明了?

“自然是真的,昨日元旦,我大明的敕封使團就帶著禮物出了南京北上草原。

而且這草原人覲獻的降表上寫的明明白白,瓦剌和韃靼尊陛下為聖人可汗,奉陛下為大草原之共主,北元余孽正式宣布亡國!大草原今後,就是我大明的土地了!”

王雨森說著也激動起來,撫掌大笑:“當今吾皇萬歲,開疆萬裏,武功之盛,青史難尋啊。若非今日報局開刊,本官昨夜恨不得痛飲一宿。”

高巖也跟著連連喊了幾聲好,復又往下看,倒是怔住了神。

皇帝竟然也在這報紙上發表刊文了!

“時願大明萬歲,大明人民萬歲。”

嘴裏反復倒騰著這封新年賀詞的最後一句,高巖陡然面北而跪,頓首高呼:“吾皇萬歲萬萬歲。”

高巖這一跪可嚇了王雨森一跳,忙側身躲到一旁,高巖跪北,他的縣衙就是坐北朝南,因此哪裏敢還敢面南而站。

高巖連著磕了三記響頭,這才站起身,讓王雨森詫異的是,這高巖竟然哭了?

“喜極而泣,喜極而泣。”

高巖抹著眼淚,卻仍是淚如泉湧:“下官年幼之時,正直天下大亂,思想起那年之光景,再看今時今日之大世,一時間感慨萬千,不能自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