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共同的敵人(下)(第2/2頁)

朱允炆拍了拍降表,朱棣也就明悟過來。

“陛下的意思是,這帖木兒汗國自西往東打來了?”

“如果這帖木兒汗國東征,那這件事的條理脈絡就清晰起來。”

朱允炆握拳擊掌,興奮不已。“草原人,可不僅僅是咱們漢人的世仇啊。”

黃金家族的榮光是成吉思汗打出來的,這鐵木真也是個屠夫,西征一路不留寸草,後來死在了征西夏的戰場上,黨項族就迎來了蒙古人的瘋狂報復。蒙古人的馬刀沿著黨項族人逃散的方向一路屠殺,可謂是血債累累。

加上他的孫子忽必烈又在泉州、福州大肆屠殺數十萬的綠教民,可以說現在的草原部落,這些蒙古人的後裔跟歐亞大陸上的絕大部分國家,都有仇!

現在輪到這些後人來替他們的祖先犯下的罪孽還債了!

無辜論在這裏根本就是最可笑的話,那些在成吉思汗、忽必烈時期被屠殺的各國、各民族的祖先難道就不是無辜的了?

帖木兒東征為什麽能把瓦剌和韃靼嚇成這個樣子?因為帖木兒這個人也是個大屠夫,加上宗教思想的劇烈沖突,帖木兒的綠教和長生天的大蒙古,只有你死我活一種結果。

但凡有一絲可以合處的念想,瓦剌和韃靼都不可能那麽急著來找他朱允炆獻降表。

這是怕大明趁這個機會北伐捅他們的菊花啊。

一旦大明北伐,他們往哪裏逃?西逃就撞上了帖木兒的屠刀,他們不敢往西,那就只能北遁,可是貝加爾湖再往北,那可不是人住的地方了,殘酷冷冽的大自然會直接把他們全族上下滅殺的一個不剩!

“咱們跟帖木兒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大草原。”

朱允炆眸子緊縮,嘴角微揚:“同樣,咱們跟草原遊牧也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帖木兒。”

大明、帖木兒、草原是三個水火不容的勢力,根本不存在敵人的敵人就是盟友這種關系,三方互相仇視,都恨不得把另外兩方殺個一幹二凈才解氣。

明面的實力上來看,大明最強,因為人口基數在這裏,但是就算如此,瓦剌韃靼也不可能找帖木兒聯合攻大明,因為帖木兒的軍隊一旦越過察合台,第一件事絕對是對大草原進行一次血腥洗地!

綠教徒的眼裏可沒有女人孩子這個分類。

同樣,殺紅眼的綠徒一旦從東察合台進入大明的朵甘都司,順著河西走廊殺入關中,他也不可能放漢人一條生路。

“調盛任的軍隊去甘肅。”

只考慮了短短幾分鐘,朱允炆就有了決斷:“還有寧王叔的八萬軍,都調到甘肅去,給朕死死的守住河西走廊,不能讓帖木兒的軍隊先打咱們,讓他去跟大草原死磕去吧。”

捅瓦剌、韃靼後方的事,朱允炆可不會幹。

這兩部加一起估計都夠嗆打得過帖木兒,他大明在參戰,豈不是一下子就把草原人玩死了?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啊。

只要守住河西走廊別來禍害大明,管他在外面殺成什麽樣子?

朱棣也蹙眉想了想:“北平四萬是臣練出來的精銳,加上寧王的八萬健兒,連同甘肅那地方差不多也有了十五萬精兵,守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北地還有二十多萬帶甲之兵,連著宋晟的漠南衛,也不怕韃靼部這次是詐降,偷摸南下叩我邊境。”

這就是人多兵多的好處了。

大明隨時可以拉出幾百萬的軍隊,受制於後勤,遠征打不出去不假,但是守土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那就這麽安排吧。”

朱允炆長出一口氣,開懷大笑:“今日咱們漢人的除夕好日子,這些蠻夷就給朕送上了這麽一份大禮,好!甚好!可惜啊,此事事關重大,要先處理好,朕就不留四叔飲酒了,速去安排吧。”

朱棣現在也沒有心情回家團圓,當下一抱拳便起身離開。

“傳楊士奇。”

雙喜本來是想勸朱允炆回後宮吃飯的,結果後者突然開口,卻是點了楊士奇的名字。

瓦剌韃靼部覲獻降表,無論目的是什麽,都是大明眼下頂天的大喜事,也是他朱允炆的大喜事!

這兩封降表的政治價值太高了,對他朱允炆這個皇帝的威望加成,自然也是遠超此前他所打下的所有功績!

一定要好好的潤色操作一番。

“好風憑借力,送朕上青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