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千金買馬骨(下)(第2/3頁)

郁新和楊士奇本來也是打算告退離開的,卻見朱允炆擡了下手,便知道皇帝還有事,便又都老實的坐了下來,靜候下文。

“朕這邊還要兩件事,你們記一下等回文華殿的時候一並處理了。”

朱允炆一開口,倆人就打袍袖中取出一份隨時攜帶的題本來,他們現在都養成了習慣,只要面聖,就隨身帶著一個小本本,時刻準備著銘記聖訓。

這種習慣很值得表揚嘛。

等雙喜給倆人遞上毛筆,朱允炆便含笑開口道。

“第一件事,就是那景清自貴州回來了,貴州都司早前涉及改土歸流,朝廷四年間撥付兩百萬兩專款到底怎麽被揮霍的事,內閣早些查清,該怎麽法辦就怎麽法辦,絕不姑息留情。

第二件事,也跟這貴州有關,貴州地力貧瘠,土民的生存也一向困苦,朕打算給他們另謀生路,太祖年曾有過兩次強行遷移,雖說難免動了刀兵,但那也是因為朝廷給的好處不多,那時候國家窮拿不出多少好東西而已。

現在不同了,朝廷要錢有錢,要糧有糧,所以朕就打算學太祖,再來一次大規模的動遷,著貴州、湖廣和福建三地的軍衛所一起,遷三萬貴民往台灣,沿途的官倉全力供給,絕不能餓著。

每一戶,朝廷另給予一百石糧食,並且等到了台灣,按丁口人頭,一人給與二十畝田,再免五年糧稅。”

遷貴民實台灣。

這就是朱允炆打算動貴州土司根本的手段了。

之前改土歸流,無非是一種懷柔的手段,貴州土司的需求不單單是獨立自主,人家是奔著科舉做官、奔著進中樞來的。

這些權利,他們作為大明這個國家的一份子,朱允炆暫時卻還給不了他們。

古代的時候,國家概念是極其淡薄甚至可以說是沒有的,老百姓根深蒂固的是民族概念而不是國家概念。

這就好比張紞在雲南,因少民政策搞的一塌糊塗,貴州幾任同知也搞得一塌糊塗,究其根本,因為他們都是漢民,所以施政的時候難免偏袒。

連飽讀儒學書籍,向往同化教諭的漢官都一碗水端不平,讓那些少民的土官做一省藩台,那麽那個省最終的結局,一定是會獨立出大明的!

這真不是朱允炆的歧視偏見,而是無數的歷史已經充分的證明了他說的話不是空泛之言。

處理貴州、兩廣的事,太祖是一眼看穿了本質,所以一直以來都是用強軍輔以遷移舉措,而自太祖之後,哪一任皇帝都不想大動兵戈,便一直是以懷柔處置,厚賞土官錢糧換其恭順。

以至於有明一朝,土官的叛亂自明初一直持續到明亡。

他們擾亂了大明,明亡之後,那些土官以為同時少民,他們可以等來一個能夠理解他們的新的統治者?

結果他們迎來的是殘酷的屠刀和‘一勞永逸’政策。

也不知道他們毀滅的時候有沒有懷念大明?

真正的國家概念的誕生,是當自己的國家被別的國家侵略時,才會讓大家誕生這種概念。

就好比抗日時期,日本人的眼裏只有中國人,而不會劃分民族來區別對待,所以大家幾十個民族團結在一起對抗外侵。

一個群體受到外部傷害,如果傷害是特定針對這個群體的某一個個體,那麽這個群體會自動四散而逃,是為大難臨頭各自飛。

如果這個傷害是全面性且不具備單獨針對的行為,那這個群體中的所有個體就會自動抱成團來進行對抗。

這種情況下,就是民族概念向國家概念的轉變。

而隨著國家概念日益深入人心,民族概念就會隨著時間長河逐漸淡化,最終被淹沒。

以史為鑒,既然現在的大明想要催生國家概念還需要時間,那他朱允炆就不會給大明留下任何的不穩定,所以他也要學太祖的行徑來處理,當然,他現在的家底子比太祖年那兩次要厚實的多,他自己也比太祖大方的多。

“可以跟那些土民都說說,台灣是個好地方,沿海的話除了耕種還能漁獵。”

說到這朱允炆又想了起來:“當年撤故澎湖巡檢司的時候,台灣的許多土民不都被太祖遷往了福建嗎?這一次整好也順便問一下,有沒有願意回去的,這一次都打包過去。”

多整點老百姓過去,最好弄夠個一二十萬,這樣也好夠台灣那批學子來管理,不然一座荒島帶著兩三萬連語言都不通的土著,他們去那裏就毫無意義了。

至於武力保障這一方面,擴軍之後的閩浙水師其中一部份現在就屯在新竹,等轉過年,兵部清查名冊,自然還會有一批年齡到線由於換防而沒有來得及清理的老兵被裁汰,屆時後都送過去成立軍戶所。等貴民實台灣之後,朝廷在那邊為統治做好的準備就比較充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