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借貸平衡法(上)(第2/2頁)

換裝的話倒是花銷不高,這幾年大的戰事不多,兵器的損毀現象不算嚴重,兵仗局和火器局的訂單,開出了大概兩百萬兩。”

全面提高軍隊的兵餉,是朱允炆深思熟慮之後定下來的,皇帝不差餓兵,雖然自己現在可能在底層那群大頭兵的心中地位已經足夠高了,但情懷不能填報肚子。

他開出一筆豐厚的餉銀,總比將來這群兵被人拿一些蠅頭小利就給拐跑要好的多吧。

跟著南京的正統,一年可有著二十兩的餉銀,跟著藩王,慢說二十兩,就算是一年五兩那些藩王都拿不出來!

“那就是兩千兩百萬兩。”

楊士奇哦了一聲,仿佛並沒有被這個龐大的數字嚇住,扭頭看向夏元吉:“維喆,你們戶部這邊有沒有問題?”

問題大了!

夏元吉差點被朱棣報出的數字頂到吐血,他是真想蹦出來問一句,給那群大頭兵開那麽高的餉銀到底有什麽用?

在軍營裏,朝廷包吃包住,一年十兩銀子不夠花嗎?還給二十兩?簡直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戶部,沒有問題。”

得虧現在家底子厚了,就算這是個大頭,夏元吉咬咬牙也還是能擠出來的:“老規矩,邊地用現銀,南直隸、江西和閩浙、湖廣的兵餉拿糧食和絲布來抵。”

軍費的大頭現銀全用上都不夠,朱允炆也知道,內地的兵是拿不到現銀的,給的實物按照市場定價來抵足銀子,但是這群兵拿出去到市場上賣的話,是賣不夠足數的,這朝廷也沒有辦法。

“五軍府今年有沒有要開支的地方?”

搞定了總參,楊士奇又看向徐輝祖,倒是笑了:“去年剿匪,五軍府的繳獲頗豐,衛所又不用給餉銀,應該足夠自給自足了吧。”

徐輝祖也笑了起來。

去歲剿匪,地方上那些盜寇團夥哪個不是家私豐厚,雖然拿到台面上,跟朝廷這些動輒幾百上千萬兩的數字比起來小巫見大巫,但是匯總起來供養一個五軍府卻是綽綽有余。

“夠了,去歲剿匪得了兩百多萬兩吧,按照陛下的意思,這筆錢五軍府拿來跟地方布政使司一起設置收費站。”

後世高速還收費呢,五軍府費力死人的剿滅盜匪,憑什麽不收那些行商的費?

定個比土匪標準低一些的數字,那些行商又少了一筆雇傭鏢局的費用,他們開心還來不及呢。

五軍府這邊沒有伸手向戶部要錢的地方,內閣就都松了口氣,能少一筆少一筆吧。

“六部的話,吏部先來吧。”

毛泰就站了出來:“大頭支出還是官員的俸祿,這筆錢定數還是好計算的,一千兩百六十萬兩,而且今年還要多一筆致仕金,因為新添設,吏部這邊沒有準確的參考數字,那就等用到的時候再伸手問戶部要吧。”

“自條例頒行以來,地方多少年齡到線自動致仕的官員,吏部這邊都沒個準數嗎?”

什麽叫做需要的時候伸手問戶部要?拿戶部當冤大頭還是什麽意思?夏元吉當時就懟了回去:“所以還請毛部堂說明白點,吏部需要多少,最好給戶部一個準信,不然到時候朝廷明年的開支定下來之後,吏部再開口的話,我戶部可擠不出銀子。”

這個摳門玩意,有這本事你剛才找朱棣找皇帝砍軍費啊!

毛泰心裏暗罵,你也是個當官領俸的,咱們都是自己人你找我麻煩做什麽?讓我提前給你報個數,我哪裏知道轉過年還有多少要致仕的。

要少了到時候那些官僚找我我哪裏湊得出銀子,要多了用不完,那些言官再汙我一句貪汙致仕金,我死不死?

“報個準信吧。”

楊士奇也幫了一句夏元吉的腔:“錢的事都要有個定數,這樣朝廷才好安排。”

“那就兩百萬兩。”

抱著寧多不少的態度,毛泰還是報出了一個估算的數字,心說要是用不完,他就抓緊給戶部退回去,省的讓人抓住話頭。

“兵部呢。”

齊泰聞言苦笑一聲,兵部?

兵部現在就是一個類似於稽查的衙門,專司負責清點軍隊的名冊和補錄新兵,哪裏還有用得到錢的地方?

“每年清點地方兵冊,官吏往來各省的住宿夥食開支銀,戶部給拿個兩萬兩,應該就差不多了。”

好嘛,五軍府到吏部,倆部門加起來差點花了四千萬兩,到了兵部這,兩萬兩就給打發了。夏元吉開心的差點蹦起來,恨不得當場就回衙門把著兩萬兩給齊泰送過來,省的後者回頭再反悔。

看到夏元吉一副興高采烈,暖閣內的大家夥也都笑了起來。

到底還是兵部會過日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