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江山如畫(十五)(第2/3頁)

雙喜步履正堂,鼻孔沖天,卻是一點沒將這些各自國家的主宰放在眼裏,傲然道。

讓我們下跪?

有幾個國君在聽到翻譯的話後差點鼻子都氣歪了,本想甩袖而去,驚回首就看到正堂四周數百名手按腰刀的錦衣衛,當下便頭腦清醒起來。

屬國國王見宗主國,下跪好像也不算什麽丟人的事吧?

反正像阿瓦王、勃固王他倆倒是沒什麽心裏負擔,當年他們的前身蒲甘王朝就是被元朝滅亡的,大明趕走蒙元後,支持他們撣族和孟族復國,他們已經很開心了,所以跪起來毫無心裏負擔。

有人帶頭,羅摩羅阇等人也就不再硬著頭皮裝大哥,窸窸窣窣的跪了一地。

“邦國之君參見大明大皇帝陛下。”

朱允炆面如深譚,神容肅穆的走到正堂之首,左右各有一名小宦官撩起冕服後擺,方便朱允炆落座。

“諸國君平身落座。”

七人這才迫不及待的打地上爬起來,窺視朱允炆這個大明的皇帝。

對於中原的皇帝長什麽樣子,他們也只是從書籍上字裏行間中臆測一二,只知道是天地中權利媲美神靈的男人,至高無上,淩駕於日月山河,相傳他人一觀便可增十年陽壽,如今看來,確實一看之下,尊貴異常。

冕服的加成,還是很可觀的。

朱允炆很滿意眼前的效果,氣勢上壓住這些番邦君王,這對於接下來掌控談判的主動權自然是很有幫助的。

“諸位今日親至大明與朕會晤國事,朕很開心。”

朱允炆招手,便有幾十名侍從捧著瓜果點心茶水等吃喝之物奉上。

“諸國與我中原,一衣帶水,皆有多年情誼所在,是大明最親善之友邦,諸位國君自然便是朕之手足兄弟,勿多拘謹,皆可自便。”

大明皇帝這臉皮,是真的厚啊。

一衣帶水?親善友邦?

你大明幾十萬大軍堵在我們家門口,刀都架在了我們脖子上,還說我們是你的手足兄弟?

哦是了,中原人的皇帝自古就有喜歡殺兄弟手足的傳統,倒也沒說錯。

幾人雖然心中腹誹不已,但還是面上陪笑到了聲謝,卻沒有一人動吃食。

不搞明白此次大明皇帝禦駕親征的原因,他們哪裏有心思吃得下,在華美的點心吃進嘴也是食不甘味罷了。

“敢問皇帝陛下此番設宴招待我等邦國,是否有何諭示,但請垂示。”

要殺要剮,給個痛快吧。

“朕此前派出的使者,說的不明白嗎?”

朱允炆輕聲一笑:“朕候駕諸位,自是為議和平之事、盟和平之約而來。”

頓了頓,朱允炆也知道這群人不相信自己的鬼話,便繼續說了下去。

“安南本是我大明故土,昔年逢我中原戰亂而自立,雖百年來我兩國互有戰亂刀兵,終還是自家事,寮國、暹羅、金邊三國聯軍入侵,事前未曾遣使大明告知與朕,適才朕發兵戡亂,一應罪責,是否應由三位國君給朕個說法呢?”

呵,果然拳頭大的人,說話都如此厚顏無恥。

自古國家之間,倚強淩弱,憑什麽你大明能入侵別人,別人打仗還要告訴你一聲?不通知你還有罪了?

羅摩羅阇跟拉坎登兩人互相對視,都覺得心中忿忿,反倒是那金邊國的國王奔哈亞站出來,直接把臟水潑到了暹羅的頭上。

“請大明皇帝明查,我金邊國從未有不臣作亂之心,皆是那羅摩羅阇國王脅迫所致,言我金邊國若敢不從,便滅我國統。”

金邊國也就是後世柬埔寨,早前稱高棉、吳哥王朝,因首都被暹羅攻克,遷都金邊改稱金邊國。

羅摩羅阇鼻子都快氣歪了,見朱允炆面帶不愉的看向自己,也顧上一肚子氣,忙站出來解釋,但是他組織了半天語言也說不明白,又只好緘默下來。

“安南國,如今是大明之承宣布政使司,爾等入侵安南,便是入侵我大明,朕興王師自也是為此事。”

看到幾人面上都有惶惶不安之色,朱允炆先是出言恫嚇了幾句:“不過,念及諸國與我大明多年邦交之友誼,顧才小懲大誡,未興亡國之舉。

朕深知諸國之事,左右無非利益趨勢,各國富庶貧瘠盡不相等,故有掠奪,今日朕既然願與諸位盟和平之約,諸國所缺之物資,可與朕議,大明富有四海,爾等所缺,完全可以與我大明商貿交互。

自河內往西這一條線,有順州、寮國之瑯勃拉邦,暹羅之清邁、勃固之白古,皆可為商貿之市,朕自遣人興土木,修一條我大明與四國之通途,所有開支,朕與大明一力承擔,不知各位願否?”

大棒在手、溫言在口。

朱允炆就不信這些人不上道,還真有膽子跟他撕破臉皮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