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江山如畫(一)(第2/2頁)

就算寮國跟暹羅不回救,大明的軍隊也可以走順州東進籠縣,一口氣頂到河內的嗓子眼!

“急報!”

就在大家夥圍著沙盤研究分析朱棣此舉的可行性時,帳布再次被掀開,一名風塵仆仆的信使快步沖了進來。

“南京聖諭。”

帥帳內便頓時安靜如水,朱棣也是神情肅穆,急步走上前接過,展開觀瞧。頃刻後高贊一聲:“好!”

看到朱棣在那攥拳頭自嗨,帥帳中的眾將就覺得一陣心癢,忙七嘴八舌的問起來。

朱棣環顧四周,放聲大笑道:“安南大將軍簡定的兒子出使我大明,請求內附,還親筆書了一封勸諫信,國印詔文、書信具在,安南此時,在名義上已是我大明之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了!”

安南內附了!

所有人都被這個消息驚得面面相覷起來,良久才回過神,齊齊歡呼出聲。

開疆辟土,開疆辟土啊!

雖然這安南內附的主要原因,還是南京那邊朱允炆用的手段,是寮國、暹羅給安南的壓力,但甭管怎麽說,總算是一份頂天的大功勞不是,大頭給皇帝,他們這些將領分潤一下,總也夠換個烏紗了。

“大軍立刻拔營!”

想到就做,朱棣是個殺伐果斷的主,他沒工夫在這跟寮國人耗下去了。

“領命!”

帥帳內齊齊應了下來,隨後便是興奮的魚貫而出,加快催促拔營的事宜。

“父王,既然安南內附了,那皇帝還會禦駕親征而來嗎?”

朱高煦猛嘬牙花,這書上不是說開疆辟土是最大的功績,也是一件艱辛的征途嗎。怎得在皇帝手裏,不費一兵一卒就完成了?

拿人家亡國的禍事來趁火打劫,逼著人家低頭,算哪門子英雄。真正的大丈夫應該提三尺劍,驅十萬兵,縱橫馳騁五千裏,鐵蹄踏破百城關。這樣才算的上本事不是嗎?

“誰知道呢?”

朱棣輕笑,皇帝心裏到底想做什麽,都想了哪些方面,他現在也摸不透。

就好比這次禦駕親征,他剛開始的想法跟朱高煦有時找他抱怨的一樣,認為是朱允炆在提防著他,但有時候自己咂摸一下,又總覺得朱允炆還有別的打算。

自己的這個大侄子,現在越來越讓人難以捉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