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擬定台灣事(第2/2頁)

大家夥心裏都有些納悶,只有一個學子站了出來:“陛下說的,是故澎湖巡檢司吧。”

朱允炆眉頭輕擡,這個學子他認識,也是這一年多來表現極聰慧的一人。

“陳墨非是吧,你怎知朕心中所想的?”

陳墨非躬身施禮,回答道:“這一年多以來,送往學生等處的謄抄政事,多以沿海為主,且陛下加征商稅,可見陛下心中重商,深知商貿富國之道,先宋有大世,皆賴海運,所以學生鬥膽猜測,陛下欲開海禁,開海禁,必復設澎湖巡檢司。”

跟聰明人聊天,總是省心。

朱允炆心情大好:“不錯,朕確實打算復設澎湖巡檢司,已經命閩浙水師籌備征討海盜事宜了,今日召爾等來,便是為將來做準備,因為朕打算,待海盜靖平之後,將故澎湖巡檢司改設為台灣承宣布政使司,爾等,便在此施行新政,讓朕看看成效。”

承宣布政使司!

十幾人心裏都一陣狂喜,甭管皇帝取得名字是叫台灣也好、叫澎湖也罷,承宣布政使司六個字的政治含金量可不得了。

哪怕所謂的台灣,只有幾千甚至幾百個老百姓,這都不重要,只要政治品級上去了,對於官員來說,這就足夠。

封疆大吏,一省部堂!

“此事你們知道就行,這段時間就不要回駐地了,朕在京內當年有一處潛邸,你們這段時間就先住在那,順便各自回去寫一份關於施政的假想,朕過幾日要看,先說好,誰寫的最好,這將來的左右布政使,就是誰的了。”

說到這,朱允炆一頓:“哦對了,那個紀綱就不用寫了,你這人心思縝密、冷靜,朕已經給你安排好了差事,屆時你負責籌立錦衣衛衙門,朕給你個鎮撫使當。”

眾皆謝恩,然後歡天喜地的離開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