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章 叔侄默契(第2/2頁)

在宮裏轉了一圈,朱棣卻又進了乾清宮,將奏本放到了朱允炆的書桌上,後者此時正專心致志的練著書法。

“湖廣的奏本,有幾家商人被滅了門,犯案的自稱禦前司的人,拿的也是大內的腰牌,地方沒敢管。”

朱允炆連看都沒看,“嗯,朕讓做的,算不得什麽大事,朕也沒打算遮掩。”

朱棣愣了一下,“啊?”

朱允炆擡頭看看他,笑了,“什麽時候,朕連殺幾個商人,都需要像天下解釋了嗎?”

“那陛下這麽做的目的是?”

朱棣有些摸不著頭腦,朱允炆走棋完全沒有章程,連他都有些看不通透。

“沒什麽,試試水溫罷了。”

朱允炆拋下毛筆,拿起塊毛巾擦擦額頭的汗,“朕這第一刀不能從士子門閥開始,那就挑幾家名聲狼藉的商戶祭刀,順便看一下,那些世家門閥的反應。”

二戰的時候希特勒是如何挑戰張伯倫的神經的?不就是一點點的試探英法方面底線的嘛。

他朱允炆好歹現在也有一個聖天子的好名聲,民間有一些不法的商人欺壓鄉裏,朱允炆畢竟年輕氣盛,派身邊的近侍太監帶著錦衣衛去安撫民意,一氣之下殺了幾家,算什麽大事?

朱允炆進這一步,就想看看士子門閥願不願意退這一步,商人在地方為什麽有勢力?因為靠著官商勾結,商人是世家門閥的錢袋子,地方官員是商人的保護傘,兩者是允賴相成的關系,朱允炆動商人,世家門閥退讓不管,將來朱允炆動世家,世家想借商人的力量買物資、鐵器、火藥這些可以變成武裝力量的東西,還有人幫他們嗎?

張伯倫搞綏靖政策,坐看盟國小弟們被希特勒欺負,德軍一天進十裏,條約便一天簽一個,底線一退再退,助漲了德軍氣吞萬裏如虎的氣焰,也加深了英法與一幹同盟國小弟之間的隔閡,後來當德軍掀起二戰全面戰爭的時候,自食其果,險些亡國。

“自古士農工商,世家門閥瞧不起經商的,他們習慣了做這片世間的主人翁,卻不懂,朕真正懼怕世家的地方,在於依附於他們的力量而不是他們自身。”

朱允炆解釋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只憑一群有學問的讀書人還反抗不了朕,但他們識字、有一張天花亂墜的巧嘴,他們可以欺騙沒有文化的百姓,加上那些依附他們的商人提供財力物資,他們便可以收攏一批吃不上飯的難民,武裝起一支像模像樣的軍隊,只需要在地方上取得幾場勝果,就可以迅速糜爛千裏,讓更多百姓以為天下又有改朝換代了。

所以朕先拿這些商人開開刀,試一下他們的反應,他們要是不管不問,那就慢慢殺唄,只要是名聲不好的,朕就借著為民除害的幌子全拔了,便是拔不完,那些世家反應過來要跟朕攤牌,那些依附他們的商人也差不多寒了心,朕一道恩旨過去,是相信朕還是一條道走到黑,他們拎得清。”

朱棣便笑了,名聲不好的未必是世家門閥的狗腿子,但名聲好的一定不會是。為富尚仁者,他連橫行霸道仗勢欺人都不敢,哪有膽子造反啊。

“臣明白了,臣一定在內閣裏配合陛下唱好這出戲。對了陛下,那楊士奇……”

朱允炆剛拿起筆,愣了一下,“別管他,就憑這個奏本,還不夠資格當投名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