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章 無力回天(第2/2頁)

雙喜點點頭,“等這些時日補償完,咱家便回京復命,沈公留步不必相送。”

朱柏的事總算塵埃落定,湘王一支安然無恙,湖廣地界的民怨也得以盡早平息,遠在南京的朱允炆總算長出了一口氣,解決這件事的楊士奇便得了重賞,跟解縉一同,掛了翰林協辦學士的頭銜。

協辦嘛,協助三閣辦公,每日謹身殿小朝會,楊士奇也有資格參與了。

在朱允炆的計劃中,等過兩年朝局穩定,方孝孺是一定要踢出閣的,屆時解縉和楊士奇這兩個協辦學士就會入替,差點忘了,楊士奇是三楊之一,還有兩個永樂朝的賢相呢,不過不急,跑不掉。

南京朱允炆這邊一派欣欣向榮,大好局面,南北相對的北京城,朱棣卻是死氣沉沉。

明明是一步將軍棋,卻被朱允炆利用反爭得天下親王一片感激贊譽,這是朱棣萬萬沒有想到的。

“破局者,奇才也。”

姚廣孝還在驚嘆,朱棣卻面如止水,仿佛高僧入定,“好一句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孤輸的不冤,小皇帝這一手自汙其面,換天下親王從此心悅誠服,值啊,太值啦,棋局已定,無力回天,姚先生盡早離開順天,亡命去吧。”

說完話,朱棣還仔細整理了衣冠,然後摸了摸自己的脖頸,輕聲呢喃,“大好頭顱,誰當斬之?”

“殿下這是束以待斃嗎?”姚廣孝一拍書案,“這可不是王爺平生作風。”

朱棣自嘲一笑,“孤坐以待斃?哈哈哈哈,孤這一生何曾坐以待斃過?孤自幼不得父皇青睞,為搏錦繡前程,孤只身奔赴前線,聽命於徐、常兩位大將軍,用這條命,南征北戰數十載,才換來父皇側目,以九邊重任相托!

孤這一生,破蒙古如土雞瓦狗,鬼力赤、馬哈木、阿魯台,誰不對孤聞風喪膽,如今之天下,軍陣韜略,誰能出孤之右!”

朱棣越說越激動,最後卻慘然一笑,“孤從來沒服過,更沒有怕過,但孤終究不是當年那個孑然一人的朱棣了。如果跟蒙古血戰,縱使千軍萬馬的必死之局,孤一人一刀也敢殺陣,但眼下這般死局,孤卻怕了,孤不能去闖這必死之局了。”

朱棣以目視姚廣孝,“但凡有一絲希望,孤也敢以命相搏,但眼下十死無生必敗之局,孤不能拿孤的妻兒之命去闖,孤不也能拿十余年裏,隨孤征戰大漠的手足同袍的命去闖。因為他們都是大明的功臣,孤不能讓他們死後背負叛臣逆子的罵名,死局已成,便讓孤自受吧。”

姚廣孝不服,“王爺莫要灰心,大不了,咱們領著親信殺入大漠,天大地大,還怕無棲身之地?”

朱棣頓時冷哼一聲,自傲道,“你讓孤去學那些蒙古人,逐水草而居?牧馬放羊而生?”

說著話,朱棣站起身,居高臨下的看著姚廣孝,“孤告訴你,孤寧願死在小皇帝的手裏,寧願背上一個不忠不孝的罵名,孤也不可能去大漠,讓後世兒孫,嘲笑孤為苟且性命,化身蠻夷。

孤,是大明太祖高皇帝的兒子!孤就是死,也要死在漢地!葬在祖宗的土地上!哪怕小皇帝把孤扔進化人場,孤的骨灰,也要灑在這片土地,佑我大明,萬世永昌!”

姚廣孝哽住了咽喉,生平第一次跪在朱棣的面前,以頭頓地,“請王爺斬我頭顱。”

“既然你不願意走,那便你我二人,候著賜死的聖旨吧。”

朱棣淡然一笑,昂首闊步的走出書房,“聽說高熾添了孩子,小皇帝給取得名字,叫瞻基,孤甚是想念啊,只是孤恐怕見不到我的好孫子了,抱憾終生矣,此孤咎由自取,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