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章 禦前奏對楊士奇(第2/2頁)

謀逆造反的路上容不得半分心慈手軟,朱棣也壓根不是心軟之人,他靖難之後,殘殺了幾萬人,這種貨色,不把所有事準備妥當是不會發難的。

郁新也很糾結,一時半會支吾不言,解縉便站了出來,“陛下,臣等無能,不過翰林學政中有一人,卻一眼看出此事乃栽贓陷害,不如召來,或有應對之法。”

朱允炆來了精神,“何人?”

“此人名叫楊寓,乃翰林學政王叔英舉薦。”

楊寓?

朱允炆眉頭微皺,沒聽過這個名字啊,歷史上無名之輩,能有幾分期待。

“先喚來問問吧。”

雙喜領命,急步走出大殿,不多時便領回來一個年約而立的漢子。

“微臣楊寓,叩見吾皇萬歲。”

楊寓很激動,沒想到自己入朝第一年就有機會面聖,聽說還是皇帝老子召自己禦前奏對,不得了了,青雲直上的大好機會啊。

“士奇,湘王的事,我等束手,你可有何辦法為陛下分憂。”

解縉一開口,朱允炆登時變了臉色,士奇?楊士奇?

我靠,你早說啊,你說楊寓我哪裏記得住,你說楊士奇倒是如雷貫耳,明初賢相,四朝閣臣啊。

楊寓擡頭,“微臣鬥膽猜測,湘王一案,必是他人栽贓陷害,湘王,江南一閑王耳,無兵無權,緣何遭人陷害?”

“站起來答話。”朱允炆嗯了一聲,“朕懷疑有人欲借朕之手,戕害宗親,毀朕名聲。”

楊寓起身,拱手,“陛下聖明,既然如此,陛下何不借勢反將一軍。”

反將一軍?

朱允炆來了興致,“仔細說說。”

“湘王偽造寶鈔,屬剝削民財,但此事察覺的早,民間受害者寥寥,國庫充盈,大可由朝廷兜底,陛下命湖南布政使司先進行雙倍補償,壓下民憤,親王不法,陛下先攬責於己身,而後再查真相。”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朱允炆仔細咂摸一下其中滋味,頓時眼都亮了起來,朱棣陷害朱柏的目的是什麽,不就是想讓自己背上一個殘害宗親的罵名嗎,好啊,朕是皇帝,所謂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湘王是朕的親叔叔,湘王不法,是朕這個做皇帝的沒當好,理應由朕替他扛了!

不就是偽造寶鈔嗎,朕先走國庫把這筆損失填上,而且雙倍補償,老百姓得了優惠一時半會不會罵朝廷,其他親王看到也會誇朱允炆仗義,然後在慢慢調查此案。

就是朱棣這個時候殺了湘王,臟水也潑不到朱允炆腦袋上,天下人只會說湘王自己畏罪自殺,誰會懷疑是朱允炆動的手?

要是朱允炆動的手,邏輯上就說不通,因為朱允炆完全可以明旨調查,沒必要攬罪於自身,平白折了帝王顏面。

用一點面子換所有親王的感恩,真他媽的值!

而且,咱們中國老百姓骨子裏就是得饒人處且饒人,只要補償到位,老百姓可不會揪著這點事非要鬧個明白,二十一世紀都還知足讓步呢,何況此時之大明,朱允炆雙倍補償下去,老百姓還得念朱允炆的好呢。

危機危機,果然有危險的地方只要應對得當,就有好處。

朱允炆開懷大笑,“如此簡單應對,倒是令朕和三閣臉上無光了啊。”

方孝孺這個時候還跪在地上沒起來呢,聽到楊寓的應對之法,便向後者報以感激的目光,拱手道,“士奇大才,令某欽服。”

楊士奇趕緊側身不敢應禮,“學生淺見,方閣老見笑了。”

“那周王的事怎麽處理。”朱允炆又把朱有爋舉報朱橚的事向楊士奇說了一遍,只見後者輕輕一笑。

“所謂子不言父過,天下哪有子告父謀逆之事,無稽之談,貽笑大方,禦前司不經查實便上奏禦前,這是拿笑話來消遣陛下,要罰!”

雙喜頓時眼睛一亮,笑著跪倒在朱允炆面前,“奴婢疏於管理,竟讓如此荒謬之事汙了陛下的耳朵,奴婢該死。”

朱允炆裝模作樣地喝道,“來啊,將這狗才拉出去,廷杖二十,再有下次定斬不饒。”

有錦衣衛沖進來,被朱允炆特意叮囑,“打破一塊皮,朕可都不樂意。”

領頭的大漢將軍頓時明悟,一抱拳,“請陛下放心,孫公公但凡破一塊皮,末將拿腦袋抵了。”

等雙喜被幾個錦衣衛恭恭敬敬的請出去打廷杖,謹身殿裏頓時笑聲一片,一直壓抑的氣氛頓時活泛起來。

朱棣啊朱棣,你老實點吧。

朱允炆心中暗嘆,朕對你的容忍也是有限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