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章 突發事件(第2/2頁)

六百裏加急!

雙喜也是一愣,這是等同王公薨天的大事,雲南報六百裏加急而不是報捷,一定是禍事!

慌忙折身進了暖閣,“陛下,暴閣老覲見,雲南六百裏加急軍報。”

朱允炆已經停筆很長時間了,他知道一定是發生了大事,不然外面候著的內侍不敢在這個時候走出動靜。

“速宣。”

等暴昭進來,朱允炆心裏便咯噔一聲。

暴昭可不是一個輕易動容的年輕人,連他都面色驚慌,這事小不了!

“免禮,馬上把軍報給我。”

一揮手,雙喜便上前接過軍報遞給朱允炆。隨後搬過軟凳,“閣老請坐。”

暴昭謝過坐下,“陛下,西平侯歿於戰陣,麓川已丟,刀甘孟和安南勾結在一起了。”

朱允炆看罷,狠狠的吸了一口氣,這才讓自己稍稍冷靜下來。

雖然他的記憶裏,記不得沐春這個人,但是這半年多,也知道此時的大明,武勛集團中有哪些人是實打實的大明名將。

西北宋晟、遼東楊文、西南沐春!

前兩者都是洪武後期的主將,戰勛卓著,但比起沐春來,仍舊差了整整一個量級。

西平侯沐家,鎮守雲南二十余年了!

沐春的父親沐英是太祖皇帝最疼愛的幹兒子,因孝慈皇後與興宗先後大行,悲切嘔血而死,追謚黔寧王,侑享太廟。

沐春襲爵西平侯,鎮撫雲南、麓川(今緬甸大部)、安南(今越南),戰勛卓著,可謂身系大明西南之江山。

沐春死,大明西南便不穩!

“將軍百戰死啊。”

朱允炆嘆了口氣,“西平侯罹難,朕失肱骨,國失棟梁。此西南之不幸,大明之不幸。”

暴昭拱手,“陛下節哀,此時,當以西南戰局為重。”

軍報是十月六號才於大理所寫,落款是沐春之弟晟。朱允炆內心便驚嘆起來,平麓川戰役始於洪武三十一年初,至今足足十一個月,自己竟然在南京渾然沒有感覺到一絲一毫戰爭的氣息!

西南大戰,雲南動了將近十萬兵馬,而大明朝廷上下,連一點影響都沒有!

自己登基以來,西南銀糧支出,甚至沒有牽涉國庫,連一份相連的奏報都沒有送來過,如果不是這封戰報,自己甚至不知道在此時的雲南,正進行著一場大戰!

大明的國力,竟然在明初時如此之強盛!

“奏報中,沐晟言大軍以撤回大理整頓,麓川雖丟,但刀甘孟和安南的軍隊也在後續的追擊中受到了重創,尤其是刀甘孟,其部十不存一,胡季犁已經退回安南,雖然戰機以失,然雲南仍穩如磐石。”

朱允炆感慨,“西南請示,下一步當如何?”

暴昭思忖片刻,拱手道,“麓川丟失已成定局,且西平侯罹難,西南軍心不穩,臣以為,當先安頓撫恤,他日再戰也不遲。”

朱允炆起身來回走了好幾步,西南此番折了五萬精銳,還搭進去了一個重將,朱允炆是真的想明天就差新軍拔營,滅了麓川。

驀然間,腦子裏又想起自己前世的信條,“絕不在欲望最強烈的時候下決定。”頓時便感覺一盆涼水兜頭澆下。

當務之急,還是安內,安內啊。

朱允炆牙關緊咬,半晌才開口道,“西平侯殉國守節,為國朝武勛之表率,追封滇國公,三日後朝議著禮部議定謚號,對了,西平侯有子嗣嗎?”

暴昭嘆了口氣,“西平侯年方三十有六,卻二十多年戎馬,好像從未聽說有骨血留於世。”

“你現在就去問一下報信來的兵士,如果有子嗣,則襲爵,其弟沐晟改授定西伯,如未有骨血,則其弟沐晟,以屢挫賊軍,護我雲南無恙之功,即日襲封西平侯爵,擢雲南總兵官,授定國將軍銜。另,未得朕允,西南戰事稍息,暫緩兵戈,麓川一役,死傷將士皆厚恤銀錢,從征將士,加餉三月。”

暴昭俯首,“陛下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