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 是時候推出內閣了(第2/2頁)

橫豎他們都有理。

“罷朝,三位閣臣暫留。”

趕走一大批居心叵測的蒼蠅,朱允炆頓感輕松許多,熱情的招呼著賜座看茶。

“日後,三位閣臣便移文華殿辦公,每日辰正之後,於謹身殿候朕即可。”

“臣等領聖命。”

三人躬身領命,郁新又問道,“內閣初立,臣等請陛下教誨。”

別看剛才聖旨上說的好聽,什麽及冠之年才疏學淺,還要以賢臣為師,老朱家最虛偽了,說這麽一大堆不過是給自己臉上貼金,彰顯自己求賢如渴不恥下問而已。他們仨要真拿自己當輔政大臣,乾綱獨斷,胡惟庸就是最好的下場,到時候死則死矣,在落個權臣擅政的罵名可就遺臭萬年了。

朱允炆滿意的點點頭,看來這三人還有點自知之明,沒有膨脹。

“中樞三品並以上大員任命、地方四品並以上任命,著吏部二人赴察,報與朕覽。

國庫收入、支出,戶部與地方核算後,報與朕覽。

賑災、工事著戶部、工部、地方合議後,報與朕覽。

涉及軍政,移交五軍都督府,不可耽擱。

邊疆戰事、宗族親王速交於朕,不可耽擱。

一應事宜,無論繁簡,務要當日完畢復還通政司,不可過夜,朕自詹事府挑選三十名侍政錄事,皆以有數年閱政經驗,交予汝等,隨扈文華殿,卿等每批注一份奏折,交人送於朕覽,朕加印,復還通政司。

如有棘手不決之事,每日謹身殿小朝會,卿等與朕共議。”

這個皇帝,一點不像二十歲的年輕人!

人事、財政、軍權,一個國家最重要的三點皇帝都攥在手裏,放出去的權利沒有這三點的支撐,都是無根浮萍,有與沒有都在皇帝一念之間。

皇帝行事,真的是老道毒辣。

要麽說人家是天子,咱們只能做臣子呢,看看人家二十歲,就已經知道什麽是抓大放小的同時,還能給自己留下一個聖人垂拱的好名聲。

所謂內閣,不過是給皇帝處理一堆繁瑣小事,累死累活卻一丁點實際好處沒有。

無非在外人看來,頂著一個位極人臣的頭銜罷了。

當然,虛榮也是能享受到的,甭管怎麽說,日後三人也能享受一下群臣避道、禮絕百僚的特權。

三人伏地領旨,“臣等謹遵聖命,吾皇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