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章 迷霧中的大明(第2/2頁)

皇上這個稱呼在明朝時成為主稱謂,古時候百姓多在家中為皇帝設長生牌位,寫的就是“當今皇上萬歲”牌位。

既然盛於明,這個稱呼也並非禁忌之詞,為什麽不能提呢?

這就是因為後世滿大街的清宮劇導致,一提到皇上就想到通古斯,從而打心裏厭惡,憑什麽他們用的次數多了,這個稱呼就屬於他們了呢?

這就好比棒子天天喊著孔子是他們的,難道有朝一日韓劇裏,一群棒子讀書人給孔聖人磕頭,咱們從此就把孔子讓給他們了?

矯枉過正了。

不提後世張廷玉、蔡東藩等通古斯士子所著明史、野史,明實錄中,稱皇帝為皇上,是有出處的。

儒士沈世榮上疏拍朱元璋馬屁,多次用到這個詞匯“皇上翦伐群雄以武功定天下,拯生民於水火之中,奠四海於枕席之安,驅夷狄復中夏。”

官場之中,欽天監曾有奏本,其中,有這麽一句話“皇上承運以來,歷雖以大統為名。”

明實錄是明朝解縉等人所編著,以充分說明,稱皇帝為皇上是確有出處的。

之所以大家於明史多有紛爭計較,都是因為老朱家的事太亂。

朱允炆腦海裏對於明朝的認知,只有當他這三個多月,看了如此多的各地奏章之後,才有淺顯認知。

真是,迷霧中的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