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大家都懂了嗎?(第2/3頁)

當然,時間自然也是能省就省。

面對與會七名主要研究方向都是數學跟物理方面的華夏頂尖學者,王宇飛非常快的引入正題。

“我對第三常數猜想的確是有些研究的,具體就體現在我已經能解出第二,跟第三項方程。”

這次會議的保密級別很高,甚至沒有借助任何高科技產品,所以王宇飛直接開始在黑板上書寫他的解題思路。

都是早已經想好的東西,自然沒什麽難度。

這兩個方程解決的是量子微觀世界的一些難題,說的更具體些就是在引入電子靜質量後,通過方程計算出粒子壽命跟中子質量,這也是制造量子智腦必須要用到的理論基礎。

不過王宇飛沒有過多解釋,到了這個層級,能懂,自然能看懂,不懂,王宇飛覺得自己解釋了也沒用。

當然,從理論到實踐還是有很多難題需要解決的。但誰也沒法否認,有了理論指導,在實踐過程中自然能事半功倍。

在黑板上書寫解題過程,讓王宇飛腦海中想到了曾經在省城一中時上奧數輔導班時的生活。

只是那個時候坐在下面看他解題的只是高中裏的數學佼佼者,而此時坐在下面看他解題的是華夏所有人中的數學佼佼者。

真要較真的話其實也沒啥不同,終歸都是人,只是這次教的人年紀大了些。

……

陳旭陽看似專注的看著正在黑板上書寫的年輕人。

心裏的驚濤駭浪卻一直沒停過。

能參與這次會議的,包括潘文悅在內,大都是華科院中頂尖的數學家跟物理學家,而陳旭陽是對數學跟物理學研究都頗有建樹的科學家,也是華科院的副院長。

早年陳旭陽主要是研究數理的,四十五歲以後開始對量子物理產生興趣,並開始研究量子通信,華夏發射的量子衛星中有一些關鍵的技術難度就是根據他研究的理論攻克的。

可以說陳旭陽已經是全華夏頂級的科學家之一。

然而現在他覺得自己像個小學生。

因為王宇飛解題時有些步驟他感覺自己有些想不明白。

但是他卻不敢肯定對方錯了。

大概因為他真的老了?腦袋也沒以前靈活了?

其實陳旭陽之前默默關注過王宇飛,畢竟是一個解決了孿生素數猜想的高中生,他曾經還跟王宇飛間接有過交集。在王宇飛決定去華清讀書的時候,他曾經跟華清的校領導溝通過,希望王宇飛本科能選擇數學系,未來也可以接他的班,成為華夏最成功的數學家。

當時華清數學系的教授們也的確努力過,電話、當面跟王宇飛溝通過很多次,希望能這位正兒八經的天之驕子能把自己的未來當回事,正視自己的能力,選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專業。

但王宇飛當時的態度很堅決,加上高德元直接拍了桌子,最終只能不了了之。

沒辦法,王宇飛可並不是單純靠參加奧數競賽被華清提前錄取的。

人家高考的分數也擺在那裏,當時華清給王宇飛開出的條件也是專業可以隨便選。當然要尊重他的想法。

結果便是王宇飛跟數學失之交臂,陳旭陽給出的第二選擇都沒報。

當時可是把陳旭陽氣得不輕。

本來還在痛惜一個好好地孩子因為選錯了專業,未來必將抱憾終生,誰敢想這些家夥突然就跟腦機研究所一起鼓搗出了腦機芯片。

當時陳旭陽只覺得腦子懵懵的。

然而沒等腦子懵完,緊跟著又是馨系統。

好吧,陳旭陽只能說這孩子的確很強,在哪方面都能出頭。

誰敢想這家夥突然又是一個回馬槍,殺回了數理。

沒錯,這些方程的本質是要解決物理問題,但用的卻是最基本的數學方法。

這特麽是正兒八經的天才啊!

是的,一向溫文爾雅的陳旭陽此時已經在腦海中爆起了粗口。

不這樣不足以平息他心頭的激動。

雖然他現在還看不明白這些證明過程到底對不對,但能思考出這個問題,並能走到這一步,足以證明王宇飛的能力。

很快,王宇飛已經把所有的證明過程書寫在黑板上。

然後王宇飛敲了敲黑板,隨口問了句:“給位老師們,這就是目前我關於第三常數假想的研究思路。大家應該都能看懂的吧?”

幾個人面面相覷。

潘文悅額頭甚至滲出了一層冷汗。

都能看懂吧?能看懂吧?看懂吧?懂吧?懂?

這還真不好說啊,依稀似乎是有些懂了。

但中間很多細節又覺得似是而非。

是的,簡單看著解題過程,是真不太懂,其中一些思路似乎太跳躍了。

他們哪裏知道,王宇飛在書寫解題過程中,想著這些都是華夏的頂尖學者,很多他認為很簡單的過程想當然的就直接跳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