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9章 口徑即正義(第3/3頁)

其實日軍也有些熬不住了,這種報復性反撲,他們的損失可也不小,在明軍接受日本的議和後,小西行長那真是飛速來到明軍大帳。

在沈一貫的主持,三方開始展開談判。

但是沈一貫只是主持談判,具體談判是由朝鮮和日本談。

朝鮮要求日方歸還被擄走的朝鮮人,賠償一百萬石糧食,並且對馬島將歸朝鮮。

小西行長斷然拒絕。

絕不可能!

聽到這條件,小西行長當場掀桌子走人了,當然,他是掀朝鮮人的桌子。

一場會議不歡而散。

沈一貫也是一臉蒙圈,於是向田義詢問道:“郭淡可有說如果倭國不答應,咱們該怎麽辦?”

田義搖搖頭道:“信你也看了,他沒有說啊!”

沈一貫皺眉道:“派人去問問。”

田義沉吟少許,道:“我看不必要,既然他沒有說,那他就有把握讓日本答應,再談談看吧。”

那邊小西行長掀了桌子之後,轉頭就找沈一貫談貿易的事,再度表示我們進攻朝鮮,就是為了追求與大明的貿易,如果大明願意跟我們日本進行直接貿易,我們日本就願意進貢五十萬石糧食給明朝皇帝,並且將對馬島交予大明,作為大明與日本貿易的中轉站。

同時為表示自己的誠意,他們還願意歸還朝鮮三千俘虜。

言下之意,非常明確,我可以向你們大明認慫,但絕不會向朝鮮認慫,這武士精神,就是決不能向弱者低頭。

這條件一比,還就是減少了五十萬石,跟郭淡信上寫得是一模一樣。

沈一貫覺得郭淡可真是太神了,這數目算得,可真叫一個準啊!

也不知道他是怎麽算出來的。

原來那邊豐臣秀吉已經察覺到德川家康的異心,這主力要是都折在朝鮮,那他就沒得玩了,他是迫切的希望主力能夠趕緊回國,並且修復與大明的關系,然後防止德川家康。

至於對馬島,本來就離朝鮮比較近,離日本反而比較遠,在糧食方面也更依靠朝鮮,但上面的人又一直是依附日本。

豐臣秀吉一看這水師是全軍覆沒,肯定也守不住對馬島,關鍵對馬島上還有二十萬石頭糧食,也運不過去,以及日本本土的港口上也屯有三十萬石,剛好五十萬石,本來就是準備送往前線。

如今這仗沒得打了,不如拿去將主力給換回來。

沈一貫就去跟朝鮮方面談,你們要願意的話,這糧食、島、人全都給你們,我們什麽都不要。

朝鮮方面趕緊見好就收,他們甚至是感動極了,他們以為這賠償,明軍至少要拿一半走,也非常合理,不曾想明朝什麽都不要,真是大國風範。

這五十萬石糧食對於他們朝鮮而言,可真是雪中送炭啊!

但是對於明朝而言,給了朝鮮,也等於是給他們。

雙方終於達成退兵協議。

但不管是運送糧食,還是占領對馬島,日本方面都要求必須由明軍派船,即便是朝鮮船也必須以明軍的名義,我這是跟大明談的,可不是跟朝鮮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