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1章 賠我床單(第2/3頁)

“……!”

官員們皆是沉默不語。

在貨幣方面,朝廷可真是的一點點資本都沒有。

國營錢莊?別說百姓,他們自己都不敢將錢存入其中,要知道自萬歷決定加強內閣權力之後,立刻就有不少貪官都將自己的錢存入一諾錢莊。

沒有辦法,現在這個皇帝有著抄家的癖好,一旦朝廷肅清吏治,誰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麽。

其實即便他們有辦法,郭淡也不可能讓他們得逞的,在這方面,他都沒有跟內閣商量過,金融可是他的老本行,他是決不允許朝廷染指的。

沒有了金融光環,他跟其他的商人是一點區別都沒有,他當初能夠唬住鹽商,唬住北邊那些世家大族,憑借得全都是資本的力量。

經過一番商議之後,南直隸終於還是被迫決定廢漕運,開海運。

但這可不是一句話的事,漕運確實影響太多人的利益,也不能完全不顧及這些人利益。

王錫爵也對此做出許多妥協。

政治就是妥協。

如果將漕運交給郭淡,然後走海運的話,即便郭淡有得賺,這成本還是要低於之前的成本,而之前地方官府是要負擔漕運的,故此王錫爵決定,將這部分支出,還是算到地方財政上面,不需要上繳朝廷。

此外,將之前的許多倉庫,都租給風馳集團,而這部分錢也算到地方財政上面。

這錢等於還是留給了地方官府,要貪還是有得貪。

同時增加官吏的俸祿。

關於三院的支出,全都用商稅來負擔,但是這個商稅不是在原有基礎的商稅扣除,而是面向商人增加部分商稅,其實就是變向加稅,但是加多少,這個是由信行來計算。

不能由官府來定。

商人自然也都沒有意見,這麽多商人供一個三院制度不是什麽問題,只有合理就行,畢竟三院基本上也是為他們服務得,普通百姓難得打一場官司。

那麽這在一定程度上,就抵消了火耗稅,火耗稅的原因,就是因為官員和官府都負擔不起最基本得衙役,明朝很奇葩的一點,在於給官員俸祿比較低,而且許多公職人員,還得官員自己掏腰包,官員能不貪嗎。

若有三院的話,這糾察院基本上就取代了衙役,不再需要地方官府支出,同時官員俸祿又增加了,減少支出,又增加收入,官員當然非常爽。

朝廷和百姓也都深受其益。

百姓不用再擔心被迫承擔漕役,朝廷的話,只要推行新政,免除特權,這收入必然大增,也就不在乎漕運那點錢。

這其實還是傳統的財政治理,開源節流。

而那些大地主們當然非常不爽,但是他們現在也難以阻止新政,他們就漸漸傾向郭淡,因為朝廷不再維護他們的利益,同時郭淡為他們提供了一條出路,就是將農場品商品化,謀取更多的利潤,就可以抵消增加的稅入。

他們也都開始商量著交換土地,整合成一個個大農場,然後又計劃著將佃農轉化為雇農,這佃農顯然已經不符合商品經濟。

而一諾糧行也在旁輔助他們,一方面準備將那些失業的佃農招去修建海岸碼頭,避免農夫出現失業潮,同時也為地主提供專業得技術團隊,將開封府的經驗傳授給他們。

這非常有趣,鹽商倒向官府,同時地主卻倒向了郭淡。

可見整個南直隸的經濟正在重新洗牌。

秦淮河畔,一個小宅院前。

咚咚咚!

“誰呀?”

麻婆將門打開來,只見門外站著一個眉清目秀的年輕人,不禁問道:“你找誰?”

那年輕人笑道:“麻婆,你都已經賺了我整整一千兩,卻還不認識我,可真是豈有此理啊。”

麻婆眨了眨眼,突然驚喜地手舞足蹈道:“你就是郭淡,不不不,寇家姑爺,不不不,第一贅婿,也不對,大明財政顧問,郭顧問。”

也不怪她這麽激動,這可是財神爺,給了她一輩子都不可能賺到的錢。

“你說得其實都對。”

郭淡笑著點點頭,又道:“除了你將我堵在門外以外。”

“哎呦!抱歉,抱歉!”麻婆趕緊閃到一邊,諂媚地笑道:“郭顧問請進。”

郭淡從旁邊的護衛手中接過一個包袱,然後獨自入得院內,問道:“飛絮在嗎?”

“在的!在的!”

麻婆扯著嗓子喊道:“笨婆娘……!”

話一出口,她不禁是面如死灰,緩緩轉過頭去,瑟瑟發抖地看著郭淡。

郭淡笑道:“我很喜歡這個稱呼,並且我也非常認同。”

麻婆是長出一口氣。

話音剛落,就聽得一個清脆地聲音,“你這糟老婆子又在鬼叫甚麽?”

只見一個風姿綽約的青衣女子蹙著眉頭走了出來,當她見到郭淡時,不禁神情一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