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0章 順我者富,逆我者窮(第2/3頁)

這其實就是資本與權力勾結,我給你錢,讓你政績上去,你給我們方便,大家互惠互利。

當初郭淡也曾想過搞遊說,但是他不敢,他怕自己收不住,影響到國家制度,不曾想,大名府的地主倒是先玩了起來。

不過話說回來,他們可都是大地主,有身份,有地位的,跟程歸時是一個階級的,如果是商人的話,那程歸時可就不會搭理他們,純正商人就是韭菜,老子問你們要錢,你們敢不給嗎?

程歸時借這一招,不但把錢收上來,權力也握得更緊,以前他拿這些人沒有辦法,但如今的話,他握著這些人得軟肋,他說話的分量自然也就很足。

他也開始準備大展身手,有權力才能夠幹些什麽,要大家都不鳥他,那他什麽也幹不了。

大名府是從上至下,都受益良多。

根據利益守恒定律,有人得利,自然就會有人受傷。

彰德府、開封府就真的是造孽。

稅收銳減。

原因就是韭菜們都跑了。

他們今天才發現,原來這韭菜還長著兩只腳。

尤其是開封府,因為開封府是藩王大府,有七八個大親王在這裏,幾乎就占據了半壁江山,很多土地都是劃給藩王的,但不是說給他們人,那樣的話,藩王就可以造反,根據制度而來,朝廷只是這些土地的一部分稅收交給藩王,這些土地擁有者就很苦,不但要被官員剝削,還要孝敬那些藩王。

很多百姓就選擇不要這土地了,他們去衛輝府幹活,十成都是自己的,在這裏種田,自家得地,大半所得都是人家的。

他們一走,這良田可就荒了。

官府就徹底暈菜了,這稅收不上來,還得養這麽多藩王。

這時候,那些大地主就跑去跟那些官員商量,這地是沒人種了,不如讓我們來種,我們每年孝敬你們一點。

官員們想了想,是皇帝將衛輝府承包給郭淡的,才導致今日這情況,如今害到自家人頭上,那可真是活該,關我們屁事,老子累的跟條狗似得,還不討好,反正也就是這麽回事,可不能苦了自己,就把錢一收,然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開封府大量的土地被大地主或者特權人士給兼並了。

因為如今走私糧食去衛輝府很賺錢,哪怕是專門種菜都能賺很多很多,他們就算雇人種地也劃算,這走私都還不用交稅。

而當地知府可就氣瘋了,這可是關系他們的政績,而且當初嚷嚷得最兇的,也是這群地主,結果他們反倒跟衛輝府勾結上。

他們現在倒是想跟衛輝府和談,因為他們看到大名府過得很是滋潤,但這都是因為他們封路,既然圍堵不住,不如開放得了,但是當地的讀書人又不答應,咱們不能屈服,堅決抵制。

可他們也就嚷嚷,沒有解決的辦法。

這就很尷尬,不管是開封府,還是彰德府可都是騎虎難下。

當他們為這稅收在盤算的時候,人家衛輝府的稅單都已經送到京城去了,衛輝府年前就把稅都收上來了,他們只是負責點數,至於是多是少,他們可不管。

而且如今的衛輝府根本就沒有空管這些事,整個衛輝府都沒有一處過年節的,因為太多資本進入衛輝府,也有太多人進入衛輝府,大家都忙的要命,忘記過年這場事。

從年末到年初,那作坊是如春筍一般長出來,而且清一色得磚瓦構造。

由於耕地轉換稅太高,這導致以前繁榮的地方變得非常冷清,只要你看到是大面積的耕地,那基本上就只能看到雇農在那裏勞作。

而以前的荒蕪之地,貧瘠之地,是熱鬧非凡,大量工匠在那裏修建作坊,那些地就太便宜了,很多縣都是直接送,你們砸錢過來就行。

陳平的建築團隊直接就幹起了開發商,他們現在不是等著與人合作,而是直接拿地,然後建造作坊,建好再賣,這都是因為地價太便宜,又不怕賣不出去。

當然,他們也做過調查,知道建什麽作坊,容易賣出去。

不僅如此,衛輝府教育行業也開始崛起,這多半都是因為那些江西商人的到來,也不知為什麽,這江西商人比其它地方的商人更加重視教育,他們來到這裏之後,給予那些寺廟很多的捐助,同時也悄悄跟那些和尚說,有好苗子就都往我這裏送。

其他商人也不傻,現在大家都缺識數認字的人才,因為衛輝府經濟跟哪裏都不一樣,完全就是一個生產基地,這必須要跟外面取得聯系,那麽這就需要往外面派人,而且一定要是識數認字的,大富商也開始跟寺廟達成協議。

那些方丈一看,真是阿彌陀佛,這都能掙錢,而且這錢就是賺的,跟郭淡沒有半毛錢關系,郭淡也是捐助者之一,那可得好好幹,如果他們培養的人才越好,這捐助就越多,他們就開始對外招收人才來教書,他們現在還怕自己交不好,壓力驟增,而且他們為了吸引人才,都只招俗家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