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2章 仁至義盡(第2/3頁)

古人雲,民以食為天。

而不是禮法。

禮法不能當飯吃啊!

又沒有官府,別說賑濟,就連找個請求賑濟的地方都沒地找。

其中情況最嚴重的就是汲縣,因為潞王府就建在這裏,這裏的百姓早已被掏空,這一個月內,已經有不少人餓死。

而古代的政治體制,基層管理不是知縣,而是那些鄉紳,大地主,他們可是最基層的管理人員,官府撤了,責任自然也就落在他們頭上。

這汲縣除潞王府之外,規模最大的就是坐落在汲縣以東,那老梁家的莊園。

今日,汲縣的大地主們都來到梁家大院。

家主梁馗道:“各位,看來今年與往年一樣,又是一個欠收之年,我們汲縣大多數百姓家中已無余糧,這長久下去,可不是辦法,如今官府又已經撤出,我們得趕緊想辦法應對才是。”

一人便道:“梁兄的意思,莫不是讓我們拿糧食出來賑濟?”

梁馗點頭道:“若實在沒有辦法,那也只能這麽做,我的意思是,我們每人暫時先拿出兩百石糧食出來接濟百姓。”

一人笑道:“兩百石糧食對於梁兄而言,那不過是九牛一毛,但是對於我們賀家而言,可是不少,我建議誰家田地多,誰就多拿些糧食出來。”

“話也不能這麽說,倘若是年年風調雨順,那也是可以的,但如今莊稼年年欠收,誰家日子都不好過,兩百石對誰家而言,可都是一筆數啊。”

“言之有理,誰家日子都不好過,大家也得量力而行,我家拿不出這麽多糧食,難道我就不吃了麽。”

只見一個須發皆白的老者道:“各位莫要再爭了,如今這情況皆因那潞王府而起,這是朝廷的責任,憑什麽讓我們來承擔。”

這老頭姓薛,乃是汲縣的大地主,那賀知言便是他的女婿。

“朝廷派來的那牙商如今都不知繞到哪裏去呢?”

“聽說是去了山西那邊,也不知是不是迷路了。”

那薛老又擺擺手,道:“別提那牙商了,他若來了,只怕比現在更慘,我估計那牙商連大字都不認識幾個,咱們可不能指望他,我的意思是,我們得趕緊上書朝廷,請求朝廷委派官員過來,同時從河間、大名、開封運送糧食過來賑濟。”

大家聽罷,一邊竊竊私語著,一邊點頭表示贊成。

梁馗見大家都贊成,於是點點頭道:“既然大家都贊成這麽做,那就趕緊上書朝廷,這事不能再等了,另外,我們還是拿些糧食出來接濟一下,大家都量力而行。”

“梁兄,這接濟非長久之計,接濟一日是一日,可明日怎麽辦?”

“說得是,如今都不知道以後是個什麽情況,我們也得留些糧食過這一關。”

“如今整個衛輝府都缺糧食,倘若就咱們接濟的話,其它縣城不作為,其它縣城的百姓都會跑咱們這裏來,這難民一多,容易生變啊。”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拿糧食出來是不可能的。

其實對於這些大地主而言,天災可也是蘊含著極大的利益的,百姓都沒飯吃,只能賣土地賣妻賣女,這可是兼並土地大好時機。

他們唯一願意出的就是一匹馬,送封告急信去京城求救。

……

東閣。

“陛下,這是衛輝府那邊剛剛傳來告急信,那邊情況已經是非常嚴峻,若朝廷再不送糧食賑濟,只怕會引起民變。”

申時行焦急的向萬歷稟報道。

萬歷聽得是勃然大怒道:“豈有此理,郭淡不是說他一去就能解決問題嗎?算日子,他應該早就到了衛輝府,怎麽問題沒有解決,反而送來告急信,立刻傳朕旨意,將郭淡拿下,押送回京師問罪。”

王家屏忙道:“陛下還請息怒,據臣所知,郭淡……郭淡還未到衛輝府。”

萬歷道:“這怎麽可能,從京師到衛輝府,可用不了幾日,這都快過去兩個月,南京都走到了。”

閣臣們是面面相覷。

萬歷皺眉道:“難道是出了意外?”

申時行點點頭,道:“是出了一點意外,郭淡途徑彰德府時,遇到當地書生攔路叫罵,郭淡為了避免與他們發生沖突,於是就往西繞路,據說是繞到山西去了,如今……如今已經不知蹤影。”

萬歷愣了愣,納悶道:“那些書生為何要攔路叫罵,郭淡又是去衛輝府,與彰德府有何關系?”

王錫爵略帶不滿道:“陛下,當時朝中大臣都反對將衛輝府承包給郭淡,這不合制度,可是陛下……”

“可是朕什麽?”

萬歷斜目一瞪,慍道:“朕當時可是說得清清楚楚,這事急從權,你們若有辦法解決問題,朕又豈會這麽做,是你們都沒有辦法,朕才委派郭淡前去,如今又來怪朕,真是豈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