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太學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2/3頁)

一眾學子聽得認真,唐閣老微微一笑,道:“若此次要攻占的是北齊的勻城,對方城內有五萬大軍,你手上也是五萬大軍加上這一猛將,你當如何在保全實力的情況下,拿下勻城?”

題目剛落,眾人便開始深思。

唐閣老不愧是天子之師,極少講空洞的理論,而是一般都以探討的形式開課,比尋常課堂有趣多了,可在這樣的論證課上,學子之間的思考力與差距也會一下子展現出來。

二皇子閔元凱已經想好了答案,他卻狡黠一笑,並不說話。

這種時候,誰都不想做那個拋磚引玉的“磚。”

“三殿下有何想法?”唐閣老見沒人舉手,便冷不丁點了名。

三皇子閔元慶的生母是惠妃,惠妃是宮中老人了,算不得多得寵。三皇子在一眾皇子中,也是不上不下,沒什麽存在感。

三皇子有些忐忑,遲疑著緩緩站起,囫圇道:“我認為……此戰要不就別用這猛將了……不然攻下城來,百姓若不降,豈不是麻煩?”

“五萬對無五萬,沒有猛將,未必能贏!”

“沒了猛將,該如何攻城?靠自己嗎?”

學堂裏有人起哄,鬧得三皇子有些面紅耳赤。

三皇子本就沒有什麽主意,此刻也有些下不來台,便只能開始顧左右而言他:“所以……我們便要學好武藝……萬一身邊的人不可用……”

唐閣老的胡子有些不滿地翹起,覺得頗為荒唐。便擺擺手,讓他坐下:“人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

“四殿下覺得呢?”唐閣老又點到了四殿下閔元孟。

四皇子閔元孟與三皇子不同,他是皇後幼子,一向聰慧機敏。

只可惜體弱多病,一個月總有那麽幾日是要修養的,為此,皇後也是憂心不已。不過他才十歲,隨著年歲漸長,興許能全然調理好。

閔元孟恭敬站起,微微咳嗽了一聲,輕聲道:“我以為自然是要用猛將的,只是開戰之前,讓他立下軍令狀,只許他參與攻城,卻不讓他參加勸降和後續接管城池的事宜。”

終於聽起來有幾分靠譜了,學堂之中有幾人微微點頭。

唐閣老饒有興趣地問道:“若是能完全聽勸,那便不是此猛將了,且這樣的限制,也容易離心離德。還有其他人,有不同見解嗎?”

二皇子見時機差不多了,便緩緩舉起了手。

他雖和四皇子是一母同胞,但性格差異不小。

四皇子與世無爭,他卻事事想爭頭名。

“閣老,元凱以為,有一辦法可以永絕後患。”二皇子自信滿滿。

唐閣老有些意外,道:“二殿下有何高見?”

二皇子道:“先讓猛將攻城,攻下城來後,若民怨沸騰,拒絕他攜大軍入城,便將他斬首示眾!以慰民怨。”

學堂裏頓時炸開了鍋!

“什麽?!”

“這不是過河拆橋嗎!?”

“可這也不失為一個辦法,畢竟勻城已經是北齊腹地了,拿下了勻城,其他城池便已如囊中之物,就算沒了猛將也能拿下。”

王皓翔嗤之以鼻,道:“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以後天下豪傑,還有誰來敢輔佐你?!”

他是太尉之子,王太尉掌管朝中軍事官職任命,對於人才的選禦用留,他自小跟著耳濡目染,當然覺得這樣不對。

二皇子聽了他的抱怨,便睨了他一眼,道:“那皓翔兄有何高見?”

王皓翔也直言不諱道:“我以為,猛將攻城有功,應賞非罰,哪能直接殺了?”

二皇子一臉不屑:“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這勻城若是拿下,意味著將掌握北齊整個南面的控制權,舍下一人,換來數座城池,有何不可?!”

王皓翔一時氣結,卻也知道他說得也不無道理,想辯駁卻不知道該如何辯駁。

唐閣老饒有興趣地看他們爭辯,卻一言不發。

清軒解圍道:“閣老,小生以為猛將難得,既然要與他並肩作戰,首先要弄清楚,他為人暴虐的原因在哪裏,看是否有辦法解決……”

唐閣老終於笑了笑,贊許地點點頭:“不錯,前面說了知人善任,若是不‘知’,便不能用人。”

說罷,唐閣老便補充了一個信息,道:“此猛將的母親,曾被北齊士兵殺了,導致他對北齊人恨之入骨,是以想屠遍城池,為他母親報仇。”

眾人恍然大悟。

六皇子閔元青一臉憂愁道:“原來如此,殺母之仇不共戴天!這叫人如何能忍!”

他生得格外俊秀,完全繼承了沁嬪的優點。

沁嬪性子柔婉,容貌出眾,一向很得皇帝寵愛。

雖然她母家勢微,可她入宮不久,便有了身孕,最終竟然順利誕下了一對龍鳳胎,一個是六皇子閔元青,一個是七公主閔元婷,母子三人都是出了名的好相處,算是後宮之中一股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