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要等的人(第6/6頁)

耿漢道:“有你這句話,兄弟我就放心多了。為了這個計劃,我已經付出了五年的時光,人這一輩子,又能有多少個五年呢?我已經在內機局耗費了兩個五年,我不想將這第三個五年也付之東流。這個計劃,我一定會走到底,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吳厚頓正色贊道:“好一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這話說的是豪氣萬丈,老哥哥我甚是佩服,想我這大半輩子,本事倒是學了不少,可偏就是個膽小怕事的主,若非遇到了老弟你,老哥就算到了那邊,也只能做個窩囊鬼!”

耿漢擺手道:“吳兄不必自謙,五年來,你已經多次向我證明了你的能耐和你的膽識,我也很多次告訴自己,五年前選擇了你作為我的搭档是我這一生中最為明智的決定。多余的話就不必說了,如今,到了咱們兄弟最後一搏的時刻了……”

吳厚頓的情緒被耿漢帶動起來,雙眼放出異樣的光芒,伸出了巴掌等在了半空中,口中喝了一聲:“拼了!”

耿漢跟著應了聲:“拼了!”同時伸出掌來,和吳厚頓對擊了一下。

黛安萊恩終於回到了紐約,見到了父親比爾萊恩。

比爾萊恩是一個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嚴格說,他並非是美利堅合眾國的公民,至今為止,他還保留著大英帝國的國籍。三十八年前,年僅十八歲的比爾萊恩成為了大英帝國的一名軍人,被派往了遙遠的東方一個名叫香港的島嶼。時年,大英帝國得到這塊垂涎三尺的寶地已有二十八年之久,但前二十年,香港島僅僅是大英帝國眼中一個極為重要的軍事基地。在那二十年間,大英帝國對華貿易的近九成份額都被東印度公司所壟斷,但隨著東印度公司的破產倒閉,這種壟斷格局也被打破,大英帝國的很多家公司都增大了對華貿易的力度。

各家公司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在香港島設立辦事機構,成為貿易環節中的一個中轉站,從海外運來的商品會在香港島卸船,然後再以中小船只分裝了商品沿珠江運送至中華內地。這些分支機構的建立,以及不斷增加的貨物中轉業務,大大刺激了當地的經濟發展,無數洋人紛紛趕來淘金,亦有無數華人偷渡而來只為能吃口飽飯。

比爾萊恩在香港服了五年兵役,退役後,他選擇留在了香港,成為大英帝國一家商貿公司駐香港辦事機構的雇員。這家商貿公司的老板是前東印度公司的一名經理,主要負責的業務便是將種植在印度孟加拉等地的鴉片運往中華換成白花花的銀子。東印度公司倒閉後,他自己單幹,自然離不開駕輕就熟的老業務。

比爾萊恩在部隊服役期間,訓練很是刻苦,練就了一手好槍法和搏擊術,這老兄又是天生的膽肥分子,因而,很快便在這家貿易公司中嶄露了頭角。再經過數年的錘煉,比爾萊恩已經成為煙土行當中可以獨當一面的人物。

這種人注定不可能一輩子為別人打工,於是,比爾萊恩在三十二歲那年,創辦了屬於自己的商貿公司,一開始生意做得確實是風生水起。但好景不長,他的老東家感覺到了比爾萊恩的威脅,於是便聯合原東印度公司的一幫老同事對比爾萊恩實施了無情的打壓,有一段時間,比爾萊恩甚至得不到貨源。

困境中,比爾萊恩將目光投向了南美大陸,僅一年的時間,比爾萊恩帶著南美貨源回歸到對華貿易的圈子中來。南美貨便宜,而且質量又好,比爾萊恩在煙土行當中風光無限一時無二。

這無疑使得他的老東家以及那幫原東印度公司出來的老板們趕到了陣陣寒意,於是,他們動用了所有資源,終於說服了大英帝國的香港港督,以莫須有的罪名,將比爾萊恩投進了監獄。

但牛人就是牛人,比爾萊恩在監獄中只呆了不到三個月便成功越獄,借著歐洲向美利堅合眾國移民的浪潮,偷渡到了這邊。二十多年過去了,比爾萊恩已然成為了美利堅合眾國最大的一個販賣煙土的集團首腦。

五年前的初夏,一名叫漢斯的三十來歲的中華小夥找到了比爾萊恩,跟他說,他手上掌握了一份大清朝裏通逆黨的官員名單,可以以此為交易條件,為比爾萊恩重新打通在大清朝銷售煙土的渠道。能重回中華的煙土市場一直是比爾萊恩的一個夢想,不單單是因為中華市場的利潤更加豐厚,更是因為比爾萊恩想在當年聯手將自己投進監獄的那幫人面前揚眉吐氣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