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第2/2頁)

“五兩,唉,你別要價太狠了,之前我們定時,你明明說四兩,結果現在一來,你就擅自擡了一兩,我們也沒說什麽,結果你現在還想再多要,你這是坐地起價嘛!”

攤主卻絲毫不覺得自己加價有什麽問題,反而把鍋一蓋,“我這鍋從關內背來,本來就價高者得,你們愛買不買,還有其他人等著買呢!”

“你……六兩,不能再多了。”

“算了,給你吧!”攤主這才松口。

旁邊,林泉看得很震驚,一個鐵鍋在中原不過幾百文,就算因為路途遙遠,運到邊關也不會超過一兩銀子,而這個攤主卻上來就是五兩黃金,這還真是血賺。

回到關內,林泉就去打聽了一下鐵鍋的事。

原來關外雖然也有一些鐵礦山,可由於缺少鐵匠,鐵鍋並不能自產,但鍋又是生活的必需品,所以關外遊牧民族需要的鍋,都是從中原弄的。

可因為鍋是鐵的,中原王朝擔心鍋流到關外會被弄成兵器,所以一直限制鐵鍋流到關外的數量。

因此,在互市上鐵鍋的價格,比關內高幾十倍不止,就這樣,有時還買不到。

林泉摸著下巴,突然有了個想法。

草原上這麽缺鍋,他何不做鍋的生意!

當然,這鍋的生意也不能亂做,鐵鹽乃朝廷專營。

他以前在林記賣個削鉛筆小刀還沒人管他,可要大量地向草原賣鐵鍋,一旦爆出來,只怕幾個將軍都保不住他。

所以林泉在思忖一陣後決定,可以賣鍋,但不可以賣鐵鍋。

可不賣鐵鍋,什麽鍋比較好呢?

林泉想了想,決定賣銅鍋。

鍋雖然有銅鍋、鋁鍋、鐵鍋和陶瓷鍋玻璃鍋,可鐵鍋不行,陶瓷玻璃易碎,遊牧民族時常遷移,攜帶不方便,所以能好用的,就是銅鍋和鋁鍋。

林泉本來更中意鋁鍋,畢竟現代鋁鍋更普及更便宜,可鋁在這個時代還沒有,得到工業時代才能煉出,而且鋁不易腐蝕,放在幹燥地方能存幾千年,萬一那些部落用著鋁鍋覺得太好,弄個陪葬,幾千年後被挖出,那絕對是震驚考古界,所以哪怕鋁鍋既好用又便宜,林泉也不得不忍痛否定,最終選擇銅鍋。

現代銅鍋雖然比鋁鍋貴一些,好在也不算貴多少,倒也算劃算。

想好之後,林泉就去找了行將軍,說了一下自己打算做銅鍋生意。

誰想到行將軍一聽,震驚地差點打了茶盞,“你要賣銅鍋?那麽貴重的銅鍋你賣到關外?”

林泉這才恍然想起一件事,在古代,銅除了打銅器,還是用來造銅錢的。

而且同重量的銅,打出的銅器還比造出的銅錢價格更高。

林泉想起現代曾有一個熱搜讓大眾笑了很久,一男子欲造假幣,結果花了20萬造出17萬的假幣。

可其實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同樣的事其實古人幹了幾千年。

古代造銅錢,一貫銅錢大約需要六公斤銅,而這銅,如果打成銅器,則可以賣到兩到三貫。

所以這就導致,朝廷每次發行銅錢,百姓拿到手中第一反應不是花,而是找銅匠打成銅器進行變賣,從而導致“錢荒”。

朝廷不得不頒布重典不允許百姓私下用銅錢打器,可銅的熔點低,把銅錢熔化打成銅器實在太簡單了,百姓在自己家中都能弄,所以壓根無法禁止。

這就導致“錢荒”越來越嚴重,市面上無“錢”可用,弄得許多朝代不得不再增加其他貨幣,例如唐朝,實行錢帛通行。

也就是除了銅錢外,帛也是貨幣。

在唐朝,如果有人吃完飯,從懷裏掏出一匹布付賬,這真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因為人家給的不是布,而是錢。

甚至連白居易的詩句中“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中的紅綃,就是帛的一種,所以人家公子哥送的布不是給姑娘做衣裳的,是給姑娘花的。

因此,銅在古代,無論是銅錢還是銅器,都是極貴重的。

因此一聽林泉要賣銅鍋,行將軍很是震驚。

林泉也後知後覺想到這事,不過這事對他來說無所謂,現代由於銅進口,銅價已經很低,銅鍋比鐵鍋雖然貴些,但也不是很多,而銅鍋一旦拿到古代,卻能比鐵鍋貴太多,反而更劃算。

林泉就和行將軍說了一聲,從行將軍手中討了個批條,然後回到現代,從網上搜了搜銅鍋,最後選定了網上比較流行的一種燒木炭的火鍋銅鍋,這種銅鍋既可以當鍋做飯,還可以煮火鍋,比較符合遊牧民族習慣,而且價格也不貴。

選好鍋後,林泉就下了訂單,開始了古代賣鍋大業。

從此,除了小樓,林泉又有了一個不小的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