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2/2頁)

介紹完地瓜的儲存,林泉就功成身退了,帶著小言回來了。

回來的路上,林泉還在想著現代的削地瓜機,這東西切片快,一個人兩小時輕松削一畝,而且還是手搖的,也沒啥技術含量,弄來也完全沒問題,可想到那個是鐵的,林泉又有些猶豫,百姓可能很難花錢打得起。

算了,到時帶幾台回來,擺外面讓大家照著打吧,能打得起的就打,打不起的就用刀切吧,反正古代每家人口那麽多,很快也能切出來。

……

沒過幾日,就聽到中秋佳節這天,皇帝突然給幾位宮妃皇子賞了越絲,並盛贊越絲之華麗。

有了皇室帶頭,越絲自然水漲船高,上行下效,整個朝中大臣貴族也都開始流行穿越絲。

沒過多久,甚至連沂州城這種偏遠的地方,有錢人家也開始裁起了越絲衣裳。

一時間,整個中原越絲價大漲,不少商人都去越國販越絲。

林泉自然也很快知曉此事,不由有些心虛:

行將軍不會真把他的計策獻給老皇帝,開始實施了吧!

不過想到老皇帝這兩年身體已經大不如前了,林泉覺得應該是真的,畢竟這位皇帝在位這麽多年,年輕時凈和一幫老臣鬥去了,雖然也穩定了朝綱,可也沒什麽拿出手的功績,如今眼見沒幾年活了,說不定想使使勁統一下全國。

畢竟行將軍也說皇帝實在不願意等下去了。

結果沒幾天,林泉的猜測就得到了證實,行將軍突然跑來,很高興說陛下采納了計策,並且到時還打算讓他出征。

林泉忙恭喜,畢竟行將軍可是一直想建功立業。

大概是因為之前林泉的獻計,行將軍又問起林泉還有沒有別的計策。

林泉頓時糾結著要不要把後邊一半計策說出來。

畢竟光用前邊一半,萬一越國君臣要真負隅頑抗,說不定真能翻盤,那這場仗就白打了,而且一旦持久下來,其實受苦的還是老百姓,畢竟百姓又不管誰當皇帝。

只是要說出來,又顯得他太過狠辣。

好在林泉發現行將軍平時行事很是大氣,也沒那些道德君子的迂腐,想了想,最終還是把後半部分告訴他。

果然,聽完全計的行將軍木著一張臉走了。

其後一年,中原依舊在大肆流行著越絲,而越人因為越絲暴利,果然開始棄稻田種桑樹。

林泉也聽去賣糧食的阮兆說,越人現在是一家老小齊上陣種桑養蠶織越絲。

因為越人不種地,越地的糧食開始貴起來,阮兆這些米商,見有利可圖,都紛紛在中原買了糧食去販賣。

據說中原到越國的路上,都是大大小小的米商,而這些米商,在賣完了米,還會直接在當地買了越絲運回來,甚至到了後來,米商直接運米去換越絲。

一時間,越絲更是炙手可熱。

結果就在這年中秋,中原豐收後,老皇帝突然以南越中秋不上貢之名,悍然出兵南越。

其後戰事就如同林泉所料,越國君臣想要抵抗,卻發現國內無糧,想要買糧,卻發現整個邊境都被封鎖,一粒糧食都買不到。

而越國君臣果然拿出最後一點糧食種地,打算負隅頑抗,卻崩潰得發現種子連芽都不發,反而成了壓倒越國君臣的最後一根稻草。

最後,在行將軍圍城兩個月後,越國君臣崩潰,最終開城投降。

至此,中原終於實現了大一統。

而隨著越國被滅,林泉的計策,也漸漸傳了出來。

憑著滅越之功,林泉一躍成為天下有名的毒士。

好在行將軍還記得和林泉的約定,在開始就做了掩飾。

於是林泉就變成了行將軍手下的謀士林水。

傳言就變成了:

行將軍座下毒士林水,兩計滅南越!

林記

林泉看著外面張燈結彩的慶祝昭國大勝,聽著外面滿口討論著我軍將士多麽勇猛,林謀士計策多麽厲害,不由在心裏問候起行將軍。

人家後世電視台那麽不靠譜,都知道打馬賽克蓋個頭,你這打馬賽克怎麽就知道去個白。

你孬好也換個姓!

要不人家越人罵林謀士,不還是罵的他嗎!

啊——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