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尚書令楊彪最近的心情有些微妙, 他看破了皇帝的用意,這是要另起勢力與世家豪族相匹敵。楊彪固然因此而擔憂,但至少皇帝要另外起用的也是讀書人, 而不是像從前桓帝、靈帝時倚靠宦官的力量。而且主政的兩名要員, 一位是皇帝信臣曹昂, 另一位便是他的兒子楊修。

“文先(楊彪字)後繼有人, 可以安享清福矣。”士孫瑞坐在對面, 半是玩笑半是感嘆, “令公子這一番赴南陽,比一郡太守之職權還要高,也難怪當日陛下起意,文先不曾勸阻。”

按照皇帝所說的原話,這一趟曹昂與楊修出去遴選出的良才,其中上上等可直接帶回長安, 經尚書台與皇帝考校,便可入職中樞。曹昂與楊修選的,可不只是一郡人才這麽簡單。

這分明是不符合世家豪族利益的, 但皇帝將這權柄給了楊修,楊彪出於愛子之心, 權衡之下, 未加阻攔, 也是可想而知的。

“君榮(士孫瑞字)誤會我多矣!”楊彪是啞巴吃黃連, 有苦說不出, 只能搖頭道:“我不過比諸君早一日得知這消息。況且當今陛下心性堅定, 他既然已拿定了主意,豈是我一個人所能勸阻的?況且說句托大的話,小兒雖不才, 但有祖上余蔭,這郎官做滿一年,便可轉入尚書台做事,又何必往南陽郡跑這一趟?實非我父子所願。”

士孫瑞也明白其中利弊,便道:“我與文先說笑罷了。不過此事雖非你所願,卻未必也非令公子所願。年輕人有時候……”他話說到這裏,忽然覺出是在教導楊彪如何管教兒子,便轉了話頭,道:“我家那幾個小子,真沒有一個得我心意的,偏還個個覺得自己能耐大過天,不屑走我走過的路。我就很羨慕文先,養得德祖(楊修字)這樣的好兒子,既聰慧博學,又聽尊長教誨,真是叫人羨慕不來!”

楊彪哪裏聽不出其中意思,只微微一笑,轉而道:“南陽郡與河東郡這些,到底還不算大事。”

“正是。”士孫瑞嘆了口氣,“陛下動兵這事兒,咱們是非勸不可的。這次可不似打袁術,袁術那是公然稱帝,不打不行。況且上次總共也只用了兩萬多兵馬,南陽郡又與長安相鄰。這次皇帝要出動二十萬大軍,遠攻益州,可全然不是一回事兒了。你說呢?”他看向下首的皇甫堅壽等人。

皇甫堅壽乃是已故老將軍皇甫嵩的兒子,如今在朝中任侍中一職,隔幾日便能見到皇帝,還能給皇帝出謀劃策。

“這一仗,風險極大。”皇甫堅壽面相敦厚,方才一直沉默聽著兩位老大人說話,此刻點到他才慢吞吞開口,“也著急了些。”

倒是他下首的皇甫酈,乃是皇甫嵩的侄子,一向在軍中的,此刻面上露出難以按捺之色,鏗鏘有力道:“此事著實兒戲,二十萬大軍給蘇危那個乳臭未幹的小子統領!兩位大人可往軍中問一問,看哪有一個軍官服氣的!”

皇甫酈這一聲帶動了書房內的氣氛,一時間在場的十幾位官員都紛紛發聲,有的說皇帝冒進,這正是朝廷用他們之時,他們當死諫不休;又有的說皇帝身邊圍了太多輕浮少年,該當選老成持重的名家為皇帝的老師,叫皇帝遠小人,親君子才是……

楊彪坐在上首,看著底下熱火朝天非議當今皇帝的場面,有些不安地動了動身子,忽然覺得與沸反盈天的書房裏相比,院子裏有些過分安靜了。

就在這當口,士孫瑞振臂高聲,壓過了所有人的聲浪,朗聲道:“正如孔子所言‘故遠方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如今卻要興兵二十萬去攻打,豈非自取滅亡之道?”

“吱呀呀”一聲輕響。

書房的門被人從外面推開了。

一股寒風湧了進來,沖得滿屋頭腦發熱的人都是一涼。

少年皇帝一襲黑色大氅,腳踩門檻,斜倚在門上,捧著個暖手的銅爐,目光一掃,笑吟吟道:“外面著實太冷了,朕還是進來聽著舒服。”

書房內一時鴉雀無聲,落一根針都能聽得清楚。

楊彪手一抖,忙離座問安。他這一動,書房內眾人好似才醒過神來,都亂動起來。

劉協自往楊彪讓出來的位子上坐了,舒展著在外面風雪裏凍得發僵的雙足,自己彎腰挾了炭火往中央的火盆裏添,仍舊笑吟吟道:“難怪秦時律令,三人以上聚眾論政,就要都砍了腦袋呢。朕方才在外面聽著,也想做一回始皇帝。”

皇帝這是明說動了殺心。

滿屋寂然,不知是誰牽的頭,眾人都紛紛跪了下去請罪。

劉協擡眼一看,點了其中一人,“你說呢?”

被點到的又是皇甫堅壽。

皇甫堅壽本就不善言辭,此刻敦厚面上滿是急汗,期期艾艾道:“秦、秦……二世……而亡。陛下、陛下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