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呂布與王允在底下吵得正歡, 忽見上首小皇帝笑起來,都不知何故,止了爭吵,都望著皇帝。

劉協斂了笑容, 看向兩人, 道:“沒什麽。校尉淳於陽給馬騰之子抓住了。”

呂布與王允立時顧不上分兵馬之爭, 都上前一步, 很是關切。

當然並不是關切淳於陽。

王允顫聲道:“韓遂與馬騰的人馬到了?”

呂布皺眉道:“他們跟東邊涼州叛軍有來往嗎?若是左右夾擊……”

若是韓遂與馬騰乃是應東歸涼州叛軍的邀請前來, 約定好要在長安城將朝廷人馬包圓了。那麽雖然此時李傕、郭汜已死。但是涼州叛軍跟隨李傕的子侄,仍舊可以依仗西邊盟軍的力量, 與朝廷周旋下去。那麽和談就更難了。

劉協看向王允,問道:“你對韓遂與馬騰有了解嗎?”

王允從前輔佐董卓做事, 對董卓來往的許多將領都很熟悉。他又執掌朝廷事物, 對眾將領臣子如數家珍,想了一想, 道:“韓遂屯兵西隴,擁兵自重,早為朝廷心腹大患。這人原是金城太守殷華的吏員, 後來大將軍何進聽說他有才能, 曾在洛陽召見他。彼時韓遂就曾進言,要誅殺宦官,可嘆當時何將軍沒有聽從。韓遂便請求返回涼州。後羌人北宮伯玉反叛,朝廷兵馬無法控制,羌人初時脅迫韓遂入夥。等到朝廷援兵趕到時, 韓遂罪孽已成,無可回頭。後韓遂率領數萬騎兵,打著誅殺宦官的旗號,曾入寇三輔,侵逼園陵。先帝遣左車騎將軍皇甫嵩及中郎將董卓征討,不能攻克。至此,韓遂坐擁十萬之眾,擾動天下。後來韓遂又殺北宮伯玉等人,獨攬大權,進軍隴西。見狀馬騰等人也擁兵反叛,攻掠三輔等地。當時聲勢駭人,近些年來,他們這些人內部爭權奪勢,實力稍減,卻也不可小覷。再後來的事情,陛下便都知道了——董卓入長安後,曾邀請韓遂、馬騰出兵攻打山東諸將。如今董卓伏誅,韓遂與馬騰卻也趕到了長安之側,虎視眈眈。”

王允想到多年前先帝在時,多次派出皇甫嵩率領重兵去平定韓遂之亂,卻都無功而返,不僅心情沉重。也難怪他一聽說韓遂與馬騰到了長安,便聲色大變。他看著小皇帝平靜的樣子,生怕小皇帝因為沒見當時的光景,不了解事情的嚴重性,又細細把從前朝廷如何多次派兵,如何無功而返都講了。

呂布雖然也知道韓遂是一股大勢力,了解的卻也沒有王允詳細,在一旁聽著,也逐漸神色沉重起來。但是呂布到底跟王允還是不同,他這次追擊涼州叛軍,斬獲頗豐而歸,志得意滿,難免覺得自己很該擁有更大的話語權,自己的部隊應該有更好的封賞,因此聽完道:“陛下,韓遂當初再厲害,現在也老了。只要陛下以好馬好甲裝備臣麾下騎兵,臣願意與之一戰,再解長安之圍!”

呂布說一個“再”字,那就是說在他心中,這一次涼州叛軍的圍困乃是他解決的。

王允聽著刺耳,然而韓遂與馬騰聯軍兵至,朝廷正是要用兵之時,不是與呂布相爭的好時機,因此只忍耐不發。

劉協微微一笑,道:“這一波暫解長安城之圍,有功之人朕一個都不會忘記。”他轉頭看向侍立在自己身後的曹昂,道:“子脩這次孤身入虎穴,一個人帶回來對方兩位主將首級。當記首功。朕看,這俘虜之中,便由子脩領一萬人馬,親自操練。”

呂布與王允爭了半天。王允是想要俘虜的兵馬都歸皇甫嵩掌控,逐步轉化成朝廷的守軍。而呂布則是想要自己掌控這些兵馬,他也很有道理,涼州軍與並州軍都能征善戰,操練作戰方式也相似,給他管理比給皇甫嵩更合適——而且,他呂布難道不是守城的功臣良將嗎?

倆人彼此爭得厲害,倒是忘了最上首的真正有功之人。

此刻皇帝一開口,說起曹昂的功勞,呂布與王允都是一愣,誰都無法昧著良心否認。更何況,雖然借著曹昂的名號,但歸根結底還不是皇帝要去了兵馬麽?

呂布與王允對這一處置心裏嘀咕,但總比劃給了對方好,便也勉勉強強應下來。

呂布又道:“可要臣去將淳於校尉救回來?”他話雖這樣說,但更多的是想要個人展示的舞台,至於展示完之後淳於陽是死是活,呂布並不是很在意。

劉協揉著眼窩,做困倦狀,道:“這事兒不著急。”既然對方沒當場殺了淳於陽,那短時間內也不會動手,是要留著淳於陽換取更大的利益。恐怕這會兒敵營之中,就是淳於陽想自己尋死,馬超還要派人盯著不許呢。他打個呵欠,道:“奉先師父與子師也都累了,各自回去稍作歇息,仔細叛軍晚上偷襲。”

王允想到方才議的事情,道:“那要派去跟李傕子侄和談之人,陛下心中可有人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