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董卓一死, 密謀布局此事的王允立即下令,將獄中的荀攸等人放出來,又將董卓全族盡數誅殺。那些跟著董卓來到長安城,享受了幾年富貴的董氏族人, 如董卓的弟弟董旻, 侄子董璜, 連同被董卓特意迎接來的年邁老母親, 曾拿著紫綬金印把玩的董氏女子, 都陪著偌大的眉塢一同覆滅了。

長安城最熱鬧的集市中,董卓屍身上的燈芯燃燒了起來。

曾經占據了洛陽, 殺死過少帝,執掌朝政的太師董卓, 就此謝幕。

消息傳到民間, 百姓奔走相告,普天同慶。

未央殿中, 劉協看著擺在自己面前的詔書,用了皇帝印。

這是一封給予王允管理朝廷日常事務權利的詔書。

董卓還在的時候,朝廷細務便都交給王允。

如今董卓伏誅, 王允乃是幕後的聯合發起人之一, 另外的發起人何喁已經被董卓殺死。

當此之時,自然要王允站出來,保證朝廷的正常運作。

在此之外,劉協又將呂布擢升為奮威將軍,儀比三司, 晉爵溫侯。

呂布立在百官之前,手捧詔書,神思恍惚。

一切發生的太快了,他仿佛還能嗅到董卓血的腥味。他曾經那樣激動忐忑,事到臨頭,原來只要一槍便將人放倒了。就好比從前他殺丁原一樣,眼一閉,刀一遞,並不比戰場上殺敵人更難。董卓,丁原……曾經壓在他頭頂的人,其實都沒有他想象中那麽強大。

王允在上首,道:“既然諸位都沒有疑議,那請老將軍皇甫嵩出馬一事就這麽定了。我會奏請陛下拜皇甫嵩為車騎將軍,由他統領軍事。”

眼見就要散會,呂布忙問道:“那長安城中的涼州軍舊部,當如何處置?”

董卓死之前,手下兵馬分作兩部分,主力之一跟隨牛輔屯防在陜縣,主力之二則跟隨李傕、郭汜、張繡等人布防於函谷關附近,警戒袁紹等人。剩下的兵馬則由徐榮、胡軫率領,在長安城中駐守。

董卓之死,很是突然。

遠在陜縣、函谷關的牛輔、李傕等人還不知道消息,但就在這長安城中的徐榮、胡軫卻早已清楚。

好在因事出突然,胡軫與徐榮有些懵了,又見城中民意洶湧,己方勢單力薄,不敢冒然出頭,便投降了王允。

此刻見問,王允便道:“胡軫、徐榮等人已經投降,還要如何處置?”

呂布卻覺不能安心,他跟胡軫本就有過節,便道:“他們如今投降,並不是誠心相投,不過是看不清形勢,不敢冒險罷了。咱們可不能信他們。”

王允也清楚呂布與胡軫之間的過節,便有些疑心他要公報私仇,因道:“論跡不論心,豈有因為懷疑,毫無證據,就殺了他們的?底下兵卒鬧起來,如何叫他們閉嘴?”

呂布打心眼裏不贊同王允那句文縐縐的“論跡不論心”,當著朝臣卻也知道辯不過他,又另有一則極為關心之事,便暫且拋下徐榮、胡軫的處置方案一事,轉而道:“董卓一死,他府中那許多金銀財寶,該如何分配?眉塢裏存的那夠吃三十年的糧食,又該給誰?”他這麽問,顯然是自己有想分之意。

王允便問道:“你說該怎麽分?”

呂布自然是恨不能自家並州軍全吞了,但當著眾臣的面,也不好自己發財,便道:“我也沒什麽好主意。不過自從車駕西行,百官將士日子過得都苦,既然有這些財物糧食,不如拿一部分出來,給大家都分一分?叫大家也都鼓鼓勁。”這是行兵打仗常用的手段,攻占了一處,總要叫士卒搶些財物,得些好處。否則當兵這樣苦,沒有好處,誰還願意再跟著打下去呢?

朝臣中便有意動者。

王允沉下面色來,從前心中對呂布的成見更深了,果然劍客便是劍客,只可用其力,不能以士相待。這等武夫,所思所想,總逃不過利益二字。

王允字字清晰道:“董卓府中財物也好,眉塢糧食也罷,這些都是董卓劫掠盤剝而來,就中甚至有漢室皇帝陵寢之物,我們如何能分給自己?理當盡數歸入國庫,待到陛下東歸之日,要分毫無損運回洛陽。否則關東盟友如相問,你我有何面目以對?”

這真是用生命來踐行大義了。

王允把分財物的意義拔到這麽高,誰都不好再爭了。

提出要給眾人分好處的呂布,不僅被當眾駁回了意見,還給王允的清正形象做了一回反襯,難免有些訕訕的。

好在呂布跟王允私下相交也比較久了,知道王允性情如此,倒也沒有太惱怒。再一則,此時董卓方死,呂布跟新盟友王允正在“蜜月期”,就好比他才殺了丁原跟隨董卓時一樣。

所以當下呂布也沒再說什麽,一切都照著王允的安排執行下去。

既然長安城中的事情暫且解決了,那目前最該擔心的就是陜縣、函谷關附近的涼州軍主力該如何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