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劉協巋然不動,平靜得上完這一堂課,就好似中途不曾被董卓闖入一般。

盧植在旁見證了全程,不禁暗暗稱奇,以為皇帝年紀雖小,卻有臨危不亂、處變不驚的大將之風。

一時盧植授課完畢,告辭退下。

劉協卻問左右道:“那皇甫嵩將軍可有親眷在洛陽?”

皇甫嵩的兒子皇甫壽堅恰在洛陽。

皇帝要見誰,還是很迅速的。

皇甫壽堅奉召前來,心中忐忑。

劉協見了皇甫壽堅,卻也沒有旁的話,只觀望了他兩眼,笑道:“倒也並不如何出奇。”

皇甫壽堅不解,小心求問。

劉協笑道:“仲穎兩度召見你父親皇甫嵩,朕想這等得用之人,子嗣必然也不同凡響。如今一見,卻也不過如此。”

皇甫壽堅大驚。

父親與董卓積怨甚深,董卓再度召見父親,恐怕是要一解舊恨。

原來皇甫嵩乃是朝廷上將。去年涼州叛軍作亂,靈帝曾任命皇甫嵩為左將軍,手下就管著為前將軍的董卓。當時兩人作戰方針不同,皇甫嵩不曾采納董卓的建議。董卓便心中不悅。後來叛軍撤退,皇甫嵩起兵追擊,而董卓勸阻,兩人又有分歧。結果證明皇甫嵩是對的,大破叛軍,斬殺萬人。

董卓既慚且愧,心中卻愈發不喜皇甫嵩。

等到靈帝病重,想要解去董卓手中兵權,要他離開涼州,去做並州牧之時,就是讓他把軍權轉交給皇甫嵩。彼時董卓不肯從命。皇甫嵩上奏朝廷。兩人的梁子就算是徹底結下了。

皇甫壽堅身在洛陽,了解情況,心道,如今討伐董卓的聯軍壓到了洛陽,董卓怕腹背受敵,這是要將父親召來洛陽,好解去他手中的關中兵權,之後……

劉協看皇甫壽堅面上驚恐之色,便知他明白過來了,因以手掩口,打了個呵欠,疲乏道:“朕上了一日課,也倦了。你去吧。”

皇甫壽堅忙忙退下,趕回家修書給父親,要他萬萬不可應召前來。

家書寫了一半,皇甫壽堅提到皇帝召見他一事,忽然微微一愣,小皇帝此舉,究竟是有心還是無意?

這一點別說是皇甫壽堅看不明白,就是貼身服侍小皇帝的閔貢也想不明白。

閔貢這一日日看著,見小皇帝雖然年紀不大,可行為舉止卻只有一個“高深莫測”可以形容。好在他也不必較真去思索皇帝行動背後的含義,他只需如實上報給王允知曉便是了。

而另一邊董卓想要遷都西行,舍棄洛陽,卻被皇帝以廢立脅迫,不得不先著手令百姓先行。形勢比人強,就好比皇帝答應西行一樣,董卓眼下也只能答應皇帝的要求,可是心中卻深以為恨。

董卓離開皇宮後,毫不掩飾自己的惱怒。

董卓身邊跟隨的部將也就很快了解了情況,有人便對董卓進言道:“皇帝年幼,怎麽會有這等想法?必然是皇帝身邊的人教唆的。”

這說法吻合了董卓的猜想。

畢竟這小半年來,小皇帝對他可謂有求必應,這是第一次旗幟鮮明違逆他的意思。以小皇帝的年紀,董卓很懷疑這要求能是皇帝自己想出來的。若說是旁人教壞了小皇帝,那除了盧植不做第二人想。

這盧植當真可惡!

盧植還做尚書的時候,就不止一次當眾給他下不來台。若不是因為盧植名聲實在太大,董卓早就想殺了他。沒想到上次放過了他,卻是錯了。

董卓思來想去,剛好又要往袁紹軍中派人作為特使,不由心生一計。

一份精挑細選的安撫特使團名單出爐了,他們分別是帝師盧植、少府陰修、執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將吳修、越騎校尉王環等一系列重臣。

這裏面除了盧植此前被罷免了尚書一職外,其余人全都是品秩兩千石的高官,是漢時最高一級的官員了。

而且這些人都是不怎麽配合董卓的,出身都是士族黨人。

董卓早就看他們不順眼,借此機會打包叫他們滾得遠遠的。

古來兩軍交戰,都是不斬來使的。

更何況在士族黨人看來,他們與四世三公的袁氏那是一根藤上的瓜。

所以這些名單上的人便收拾收拾行囊,沒什麽心理負擔得準備上路了。

劉協這日在宮中上完課。

盧植道:“臣要往前線與安撫袁紹等人,次日起的課程便需陛下自修了。”

劉協微微一愣,皺眉道:“老師要往袁紹軍中去?”

盧植見他關切,心中一暖,安慰道:“並無危險。袁紹如今駐紮在河內郡懷縣,距離洛陽不過百裏。臣若騎馬前去,不過半日可至。若一切順利,陛下過一日便又能如常上課了。”

“不可。”劉協斷然道:“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朕不可一日無師。”

盧植一愣,皇帝這話說得真好。

作學問,的確不可一日廢止,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