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變革(第2/3頁)

唯一讓黃忠軍好受一點的是《八佰壯士》是主旋律電影,不管怎麽樣光電一定會支持的,只能希望管琥能夠不讓他失望了。

黃忠軍乃至整個華陽傳媒,所有的注意力現在都放在《八佰壯士》上面了,這部電影的好壞,直接決定了華陽傳媒的生死存亡。

什麽賀歲档誰贏了,《攀登者》、《華國機長》這些主旋律電影歸了誰,都無暇顧及了。

……

對於這兩部片子的歸屬,遠在崇慶的李謙也沒有多在意。

光電不可能把所有的主旋律商業片都給自己,那是不可能的,也不現實。

不過,不知不覺間,內地電影市場又迎來了新一輪的變革。

萬達徹底失去勢,華陽傳媒風雨飄搖,黃家兄弟不斷減持。

從納斯達克退市的伯納一掃頹勢,反而有種重現當年民營第一發行公司的風采,依然傲立在第一梯隊。

阿裏、企鵝和華影一起參與到了主旋律商業大片當中去,也意味著兩大資本巨頭,得到了官方的肯定。

說起來,上面的態度也很奇怪,一邊批評娛樂圈現在的風氣,一邊又接納了阿裏和企鵝。

如今娛樂圈這鬼樣子,雖然是時代發展的原因,可是也有以他們為主的資本在背後推波助瀾。

兩大巨頭取代了萬達和華陽傳媒,光羨還是半死不活,之前想要收購貓眼搏一搏,也被攪黃了。

美團沒有足夠的資金放在貓眼上,本來打算賣掉貓眼,重心放在外賣平台上,徹底幹掉餓了嗎,可是企鵝捷足先登。

聽說,兩家已經就微票兒和貓眼的合並開始談判了。

打不過就收購,這麽簡單的道理,不過企鵝怎麽也不可能把逃票票被收購了,除非小馬瘋了。

三足鼎立雖然不穩定,也還能堅持,只要企鵝和阿裏不互相並購,李謙就不擔心。

可李謙也沒有多大的把握,萬一他們兩家真的達成一致,那貓眼、微票兒、逃票票三合一,合並成一家平台,就不好玩了。

之間他們練手,畢竟是三家平台,合一起去了,那就是65%對李謙的30%份額了,兩倍的體量差距。

資本家為了利益,什麽事都幹的出來,之前不就是企鵝牽頭了美團和大眾點評的並購,直接讓美團在生活服務平台一家獨大,奠定了如今的基礎。

“煩躁啊!”

搖搖頭,李謙盡量讓自己不去想這些事,做生意這種事比拍電影費神多了。

“一個個跟沒吃飯一樣,都打起精神來,繼續拍攝!”

拿起大喇叭,李謙對著全劇組吼了一嗓子。

“不是剛吃完中午飯嗎?”

鄧朝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李謙好端端的就突然發神經,也不敢多問。

《影》雖然表現的好,不過票房成績只能說還行。

《楚門的世界2》也是還行,除了第一部之外,就沒有爆款,相比徐征、吳經他們,鄧朝感覺自己總是差點什麽。

最近余白眉倒是有了個點子,本來還想和李謙聊聊,現在看李謙心情不太好,還是打住了這個想法,抓緊準備下面的拍攝,要不然不知道又要替誰背個鍋,被李謙教育了。

經過四個月的拍攝,電影也進入了尾聲,只剩下最後個把星期的戲份了。

一些集中的戲份基本上都拍完了,剩下的戲份都有點散。

今天拍的是鄧朝和飛機上另一個配角的對手戲,其實也不算是對手戲,更多的是以旁觀的角度看。

飛機上有一對中年夫妻,消失了五年後,他們的兒子也長成了十八歲的小夥子。

13到18歲,正好是一個少年成長的最重要的時間,也是青春期。

這個年紀,恰恰是孩子塑造三觀的時候。

小孩子,一般十歲之前都差不多,大部分孩子好壞都差不到哪去。

當然這是指以前,網絡不那麽發達的時候,小孩子不能像現在這樣,隨時隨地可以用手機上網,方便快捷,接受到網上一大堆沒有過濾的東西。

就比如現在的短視頻平台,什麽東西最火?

最誇張,最不真實的視頻才有人看,各種降智、毀三觀、擺拍的視頻來吸引人眼球。

真的東西沒人看,越是誇張的東西才有人看。

短視頻只是一方面,還是各種各樣的渠道,現在的孩子早熟的也快,也不是好事。

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一下子就接受那麽多信息,無法獨自判斷好壞,很容易被帶偏。

電影的背景放在幾年前,網絡沒那麽發達,一個十三歲的孩子,正是需要人引領,塑造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時候。

可是這五年裏,父母消失了,缺乏了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

沒有父母,孩子只能借助在親戚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