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急的想發律師函(第2/4頁)

首日1.5億,雖然閉著眼睛破十億,如果春節之後走勢堅挺的話,20億也不是沒有可能,已經達到於東半個月之前的最低目標了。

可那時沒有李謙一億票補的情況下,現在還得分李謙一筆發行分成,再加上和《捉妖記》差距太大了,於東還是有些失望。

李謙倒是沒有其他人想象中的愁眉不展,其實對於《紅海行動》這個首日票房,還是比較滿意的。

他也在家裏,和公司開著視頻會議。

“《紅海行動》是春節档所有電影裏,唯一一部男性觀眾比例超過女性的,並且三十歲以上觀眾占比也是最高的……”未來電影APP的總經理在電腦面前做著匯報。

雖然不管任何性別、年齡段的觀眾,《紅海行動》都遠不如《捉妖記2》,不過倒是有些好消息。

網上購票平台,年輕人接受的快,所以年輕觀眾這邊的市場份額已經被瓜分的差不多了,主要搶的是逐漸長大的青少年,以及三十歲以上的成年人。

青少年觀眾肯定優先看《捉妖記2》,不過三十歲以上成年人的比例,《紅海行動》要更高。

只要票房上去了,按這個比例,人數也會跟上,而且口碑擴散之後,青少年觀眾,和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也會回來看《紅海行動》。

那之前被搶走的觀眾,還是會回來的。

當然,前提是《紅海行動》的票房和口碑跟上。

好在電影口碑非常好,要不然也不會再預售差了《女兒國》一倍的情況下,首日票房只差3000萬。

次日,《紅海行動》拿到1.9億,口碑持續擴散。

《女兒國》口碑不佳,票房下跌了一千萬,只拿到1.7億。

《捉妖記2》在首日瘋狂的6億之後,第二天也回歸正常,只拿到3.9億。

看起來是大跳水了,不過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首日的6億太離譜了,不正常,已經是極限了。

不過口碑也確實一般,梁超偉的加入也是個敗筆,虧得之前通稿上說什麽梁超偉首次挑戰CG電影,無實物表演拆彈精神分裂。

一個無實物表演梁超偉就精神分裂了,也不知道這個梁超偉是真的還是假冒的。

或許是嘗到了低齡化的甜頭,第二部還是一如既往,甚至比第一部更甚,都不叫低齡化,叫低幼化更合適。

整部電影也不知道講什麽,雖然構建了一個人妖並存的世界,不過妖界如今什麽形勢沒有說,身為男主角的梁超偉與李玉春的愛情拍著拍著突然就沒了。

過氣小妖王胡巴到底如何顛覆人妖兩界,天師閣怎麽回事沒有講清楚,找爹又找到中途放棄。

邏輯不可推,散亂無章,又胡湊劇情,中間有一大段嚴重偏離主線,到最後導演估計一拍腦袋想起來了開頭抓胡巴這事,就讓那個配角七錢天師畫風突變變成了妖怪,來了場倉促的收尾大戰。

每個人物都單薄得像個符號,只會講笑話抖機靈的傀儡,到處裝瘋賣傻,片子還時不時地來個胡巴的深情眼神特寫。

兩個小時的電影,看似講了很多,但其實什麽都沒有講,人物沒有什麽發展,世界觀也沒有怎麽拓充,說是續集,充其量只能算是個加長版的番外。

哪怕是喜歡胡巴的觀眾,也滿滿的吐槽。

兩天十億票房,票房有多高,吐槽就有多多。

不只是觀眾,各路自媒體也紛紛動手,寫下一篇篇吐槽電影的文章,博得了不少的點擊量。

觀眾口碑不佳,口口相傳之下,也影響到了初三的票房。

相比初二的3.9億,初三再次大跳水,單日只拿到2.3億。

6億到3.9億,再到2.3億,要不是基數夠大,簡直就是雪崩的節奏啊。

面對網上的眾多吐槽和罵聲,發行方也開始了緊急公關。

簡單地說,就是出來洗地了。

不過洗地也洗出了熱搜,這兩天很多自媒體各種吐槽,自己做搞笑圖片,或者用一些經典影視劇裏的圖,來嘲諷《捉妖記2》。

有很多自媒體,都收到了侵權投訴。

吐槽電影嘛,文章裏很多都用到了《捉妖記》的海報,而短視頻裏也用到了宣傳預告和海報。

電影海報或劇照享有著作權,發行方就是以這點投入自媒體們侵權。

不過只是吐槽和批評的被投訴侵權了,簡而言之,誇《捉妖記2》多好多優秀,那不是侵權,說《捉妖記2》口碑差或者爛,那就是侵權。

這麽多罵聲,片方和主控發行的陳伍都著急啊,陳伍就差讓人發律師函了,楠山必勝客可不是浪得虛名。

律師函這種事,陳伍也就是一著急才冒出來的想法,不太實際,吐槽電影的人太多了,發律師函也發不過來。

不過這種盤外招,陳伍也不屑一顧,論營銷能力,誰都不是企鵝的對手,也派人給《紅海行動》做負面營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