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戰狼2》上映(第2/3頁)

靠的是小道具,跟007的子彈香煙、爆炸鋼筆如出一轍的小道具。

接著,大戰全面爆發,我軍殺到,兩軍血戰,楊子榮只身追殺魁首,營救邦女郎去了。

不過,卻起到了非同一般的作用,雖然套路別人用過了,但是對於這部樣板戲的改編,卻非常成功。

尤其是讓楊子榮這個人物,不再是那麽一板一眼,更具魅力,兼有傳統北方硬漢的粗獷糙勁,以及古典紳士的貴族氣派。

當然,這裏的紳士不是那一類西裝革履談吐得體的上流人士,而是不分國界民族的一種人性氣質。

他們心地和善,嫉惡如仇,他們關懷弱者,恪守道義,既有威虎山崩於前不改色的膽氣,也有命在旦夕間幽上一默的情調。

也只有張翰宇,才能演出這麽一個楊子榮,一個氣場、智謀、身手和應變能力,對敵人完全呈碾壓式的超級英雄。

男人的魅力,大概於此了。

“楊子榮這個角色的塑造,放在金城戰役裏,類似的角色也可以,畢竟金城戰役我軍大勝,這種無敵的戲份和角色,徐導最擅長了。”

楊子榮、黃飛鴻,充分證明了,怎麽拍一個無敵的人的故事,徐客的策劃案也是和所有人都不一樣。

其他導演的方案,無非是志遠軍多麽艱苦、困難,然後克服了重重困難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其實,光電一開始也是這個想法,還停留在以往的主旋律電影套路裏,還是李謙堅持不能這麽拍。

只有徐客,真正給出了一場完完全全大勝,摧枯拉朽的戰爭片的構思。

徐客點點頭,“大勝,這個我知道,你之前也說了,無論如何這兩個字不能動,不光是這場金城反擊戰的大勝,也象征著整個抗米援朝的勝利,對米國人、對整個西方世界的勝利,意義非凡。”

“主要就是一點,像《智取威虎山》裏那股子黑幫和江湖氣息,就萬萬不能有了,必須要符合志遠軍的氣質。”李謙特別叮囑道。

一部戰爭片,如果拍出來不點名身份,觀眾連什麽性質的軍隊都看不明白,那就是徹徹底底的失敗。

日苯軍國主義、果軍老派軍閥、米粒堅大兵都是有本質區別的。

一場戰爭戲,尤其是抗米援朝這種戰爭戲,如果裏面的軍隊換身果軍軍服,看起來也不違和的話,那就完了,那李謙得向全國人民謝罪了。

《金剛川》就是這樣,把片名一換,米軍轟炸機換成鬼子轟炸機所有戰士穿上果軍軍裝,估計不會有什麽違和的。

《拯救大兵瑞恩》,老湯一行人要是換上英吉利軍隊的軍服,看起來就會很別扭,因為氣質不像。

每個國家的軍隊,都有獨特的氣質,不過也有一個國家有不同氣質軍隊的。

每年閱兵都要被網友嘲諷一波的三歌摩托化部隊,其實不要被表象所迷惑了,認為三哥的兵都是歪瓜裂棗。

三哥那是不同種姓、宗教、民族的軍隊,以某某族命名的軍團,那就全是同一族的人,就跟民國各種派系一樣,還要更甚。

有歪瓜裂棗,也有精銳,人家的精兵廓爾喀雇傭兵19世紀初1萬人能正面剛英吉利三萬人,浴血奮戰打了兩年。

還有一個什麽宗教的教徒,據傳一次21人駐守的哨所面對10000人襲擊,竟然硬抗了下來,雖然全部戰死,可是這比四行倉庫保衛戰更加誇張。

哪怕傳聞誇大了,可能傳到這個地步,本身就不簡單。

“軍隊代表著國家,必須要有自己國家的人明顯能看得出來,這是自己國家的軍隊,這一點,徐導還是要仔細斟酌,多多了解一下啊,要不然到時候可能會面對很多非議。”李謙再三叮囑。

這種東西,都是刻在內地導演骨子裏的,不用想就知道該怎麽拍,就像抗戰劇,哪怕是神劇,那也是特點鮮明的。

可是徐客畢竟是香江來的,要是拍出來的軍隊換一身皮像香江警察,像黑幫,像果軍,那就不妙了。

“文化的歸屬感和認同感,那我該怎麽辦呢?”徐客也犯難了,這可不是那麽簡單的,不是技術上的問題。

要是普通的商業片也罷了,可這是任務。

“徐導也不用那麽擔心,我建議你多看看關於抗米援朝的主旋律影視劇,像《上甘嶺》這種老片子也行。”

李謙提了個建議,倒不是讓他去看怎麽拍的,主要是看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氣質,這些早年的電影在這方面做的絕對無可挑剔。

“那行,我回頭就看個幾十遍。”徐客點點頭,也沒其他的辦法了。

看幾十遍,差不多夠了,也不是要全部照著二三十年前那種主旋律人物去拍,稍微有那麽點意思,放在娛樂化的今天,也夠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