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分蛋糕(第2/3頁)

“首要的,《我和我的祖國》每一個單元不能超過20分鐘,《最可愛的人》雖然少了一個單元,但是最好也控制在20分鐘,那些多余的想法全部丟掉,盡可能地由小見大,以局部刻畫表現整體。”

之前他們那些方案,那基本上都是照著微電影,五六十分鐘的長度來寫的,好是好,可一個單元五六十分鐘,一部片子得三四百分鐘。

五個多小時,廁所都上了幾趟了,眼睛都酸了。

“那豈不是要全部推翻了?”

這麽一說,徐征才反應過來,之前只是交了個方案,沒有劇本,所以也沒有估計大概的時長,這麽一想,自己方案確實不是二十分鐘能搞定的。

“這段時間我也反復看了一下你們的方案,做出了一些優化,你們聽聽看。”

李謙說著拿出了一個文件夾,翻開第一頁,“首先寧導的,你這個方案是我說的圍繞著國旗來的,從國旗的設計開始,太麻煩了,直接簡化掉,圍繞著升國旗來,20分鐘內拍出升國旗的種種困難,最後以一分鐘左右的開國大典結束。”

寧昊想了想到,“我查過歷史,當時按照要求,旗杆的高度與天安門城樓應該同等高,經實地測量,得出的數據為35米高。

但在當時,剛剛解放的京城,一切都處於百廢待興之時,要找出適合用於做旗杆的材料絕非易事,最後想到一個絕妙的主意,就是選用4根直徑不同的自來水管,一節一節地套起來焊接。

但是,焊完之後,長度為22.5米,達不到35米高的要求,最終征求指揮部的意見,還是確定了旗杆的長度為22.5米。”

李謙搖搖頭,“旗杆不是主要,主要是國旗,升國旗的時期,以及精準把握過程和國歌的配合,我建議從這方面入手。”

“技術困難?”寧昊了然了,升國旗的時間是和國歌同步的,國旗到達頂端的時候,國歌也正好唱完。

“然後說下征哥,你之前那個方案挺好,平行蒙太奇,奧運會籌備組的視角,和一個從外地來看奧運會的普通人的視角同步進行,同步推進。

籌備組忙碌、緊張,進京看奧運會的人興奮、喜悅,過程還帶點搞笑,最終兩條時間線匯聚到奧運會開幕式現場,合二為一。

但是同樣的問題,太長了,20分鐘根本搞不定,我建議砍掉籌備組的戲份,以一個遊客的視角來講,或者再加一個京城本地人,單線敘事。”

“行,我再琢磨一下。”徐征點點頭,真拍下來,20分鐘肯定是不夠的。

他們之前的方案,基本上都是內容太多了,因為這種歷史事件,想表達的太多了,巴不得什麽都往裏塞。

之前李謙也沒有著重叮囑時長的問題,本以為一部電影六七個單元,就該想到時長有限。

“然後《最可愛的人》也盡量簡化劇情,其他的還好,黃繼廣和邱少雲這兩個單元有些雷同,你們還是盡可能拍點不同的東西出來。”

“可是,這兩位的事跡實在是太多共同點了,都是年少貧苦,從軍,直到英勇就義。”郭凡也在苦惱。

李謙從文件夾裏抽出一張紙,說道,“還是有些不一樣的,邱邵雲49年參軍,北棒戰爭的時候已經是一個成熟的軍人了,是一個老兵。

而黃繼廣51年報名參軍,而且被分配當通訊員,沒有上前線,嚴格來說是一名新兵,新兵和老兵雖然面對米軍都是同樣的仇恨,可是在戰場上的狀態都是不一樣的。”

大部分軍旅電視劇,都是從主角剛參軍,或者參軍之前開始演的,成為一名真正的士兵,都需要一個過程。

李謙查過黃繼廣的資料,入伍他本想上前沿陣地去多殺敵人,可是,根據需要,黃繼廣這個通信員被留在後勤。

他心裏就像打翻了的五味瓶,很不是滋味,尤其是看到見一起入伍的老鄉打死了不少的敵人,很是羨慕。

於是,他向副指導員想請假三天,副指導員得知他是想跟老鄉一去前沿殺敵時,嚴肅地對他說:“你看我這只手表,時針、分針、秒針不停地在轉,它為什麽在轉?是什麽在推動它?”

副指導員用小刀把手表背面打開,露出許多零件,繼續對他說,“這是發條、齒輪、小螺絲,如果缺一樣,或者它們其中的一件停止運作,那另一面的針還會轉嗎?我們的戰場就像這塊手表,每個戰士就是其中的小零件,雖然分工不同,但他們的作用是一樣的。”

其實類似的情節,很多影視劇都有,一個殺敵心切的士兵,在無法上戰場的那股子熱切。

“黃繼廣,我建議從新兵到成熟這個階段去刻畫,最後堵搶眼犧牲那裏,不要悶頭往前沖,需要勇氣,需要毅力,同樣也需要智慧,畢竟血肉之軀面對的是機槍掃射,一同執行任務的其他戰士距離火力點幾十米時,犧牲的犧牲,重傷的重傷,為什麽他做到了,總不能是因為幸運被打在要害上。”李謙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