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老流氓(第2/3頁)

細節這玩意,多了也是壞事。

精修了一遍劇本,李謙在一家人之間關系、情感轉變的幾個關鍵點刪掉了一些有些刻意的東西。

很多電影的關鍵節點,看起來就有種好像是導演按著你的腦袋讓你看,還在耳朵邊給你解釋的感覺,多余又啰嗦。

其次就是配角方面,除了主角一家人之外,電影裏也安排了飛機上其他人的出場,但是次數和頻率也做了些刪改。

比如要重新找工作的男主角,消失了五年和社會脫節,屢屢碰壁之後,茫然地站在馬路上。

正好不遠處有個人在街頭賣唱,男主角認識他,那是飛機的乘客之一,出事之前是一個有點點名氣樂隊的主唱,可是現在樂隊有了新的主唱,他五年前的人脈也消失殆盡,為了生活只能暫時在街頭賣唱。

之所以不是明星,只是個小樂隊主唱,還是因為合理性,畢竟哪怕是小明星,哪怕過氣了,可是突然死而復生,也是大新聞,足夠紅一陣子了。

通常來說,電影追求的合理性要比電視劇嚴謹多了,90分鐘的電影,不合理的東西越多,越出戲。

短短幾天,一個在當地有些名氣的樂隊主唱,失去了所有的東西,連原先樂隊的兄弟都不再接納他,可依然能樂觀地在街頭拿著把吉他賣唱,聲音裏沒有一絲怨天尤人,反而是充滿了對明天的向往。

至於唱什麽歌,李謙還沒想好,不太懂音樂。

這個配角,就是讓找不到工作、意志消沉的男主角稍稍振奮了一點的角色。

電影的配角承擔這種角色也是非常常見的,不過不能多了,隔一段時間就冒出這樣一個配角,太刻意了。

修改劇本的時候,李謙就刪掉了兩個這種角色。

過猶不及,自作聰明,很多導演、編劇都會犯的錯誤,好像生怕觀眾不理解一樣,還沾沾自喜,覺得自己的安排多精妙絕倫一樣。

把觀眾當笨蛋,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命運航班》的劇本算是完成了,不過也僅僅是劇本而已,接下來還要寫分鏡劇本,然後大概十分之一比較關鍵的鏡頭,還要畫故事板。

9月份過了一半,正好面對接下來的國慶档。

國慶档沒什麽重要的片子,主要是安排一下未來電影APP的事宜。

剛剛過去的暑期档,七八家購票平台一共燒掉了五個億,這個火爆的暑期档也有他們的功勞,五億票補下去,大量低價票直接刺激了觀眾的消費熱情。

這還只是平台自己貼的,幾部電影發行方自己也投入了大量的票補。

就是拼財力了,沒錢就融資,未來電影APP單獨剝離出去,融了A輪,籌集資金面對接下來的賀歲档和春節档。

沒多大技術含量,主要就是根據幾部熱門電影上映前的宣傳、反饋,絕對每一部電影投入的票補數量,錢也不能白燒,燒要燒到刀刃上。

還有各種抽獎、簽到、評價、轉發的活動,這方面跟別人學就行了,哪家公司的制度好,就移植過來。

也就導致了幾家平台都差不多,就是名字不同,只有格拉瓦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他們還在堅持提高用戶體驗,不過估計快撐不住了。

生活就是這麽的枯燥,寫寫分鏡劇本,忙忙公司的事,還有各種會議、活動要應付。

19號傍晚,李謙還來了趟吉琳市,參加新一年的金雞獎。

作為電影家協會的一員,《返老還童》這種非娛樂向,寓意比較深刻的電影,還是主旋律,又肯定是要拿獎的,不來不太好。

更何況公司旗下還有其他的電影提名了,就抽空來了趟。

今年的金雞獎在吉琳省的吉琳市舉辦,說實話要是金雞獎,李謙都不知道還有個吉琳市,畢竟省市同名還是非常罕見的,國內好像就這麽一例。

抵達全民健身中心的時候,現場已經很熱鬧了,東北人民一向是非常好客的。

這次來的大牌演員、導演們不少,內地的張一謀、馬小剛來了,張一謀是拿了提名,馬小剛是老婆提名了影後。

以《失孤》提名影帝的劉德樺大概是人氣最高的了,也就《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劇組的吳一凡的那些年輕女粉絲的聲勢勉強跟得上了。

年輕人精力十足,像其他人氣比較高的,趙微出場的動靜都不如吳一凡,畢竟她的粉絲年紀都不小了。

走過紅毯,進入采訪區,記者們關心的卻不是拿不拿獎,而是追著問新片的消息。

李謙依然是一問三不知。

入場之後就坐,左邊正好是《歸來》劇組,張一謀也來了。

“張導,您也有空來了,《長城》是拍完了嗎?”李謙笑著打了個招呼。

正在沉思什麽的張一謀聞言也笑了,看起來對於自己投資十億的新片很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