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抗米援朝獻禮片(第2/3頁)

爭論了一個星期,還是網民的力量大,沒辦法,人太多了,《返老還童》數千萬觀影人次,大部分是上網的主力軍。

在各路官媒、電視台也積極宣傳之下,發現沒辦法再影響到大眾的思維之後,爭論的聲音小了很多,但是針對電影的批評卻一直沒有停過。

對電影倒是沒有絲毫的影響,都是做無用功罷了。

不過,作為公眾人物,李謙還是要在宣傳、路演的時候,去解答一些問題的。

票房破二十億了,李謙回京城舉辦了一個慶功發布會,然後帶劇組來參加了魯雨有約。

這也是國內名氣比較大的訪談節目了,國內知名的演員、導演基本上都來過,李謙上一次來還是09年,然後就沒來了,說實話印象真的不咋的。

“你怎麽想起來這個節目了?”路上,佟莉雅還有些好奇,娛樂圈對這個節目其實沒有很大的好感,很多人說魯雨直、真,可是老問一些沒有價值且刻薄的問題,沒人受得了。

比如,以前去央視采訪,問一個留著長胡子的導演,是不是文藝部的導演都有長胡子。

還有問過你爸小時候打你嗎這種問題,一點營養都沒有。

李謙搖搖頭,“院線在開拓中部地區市場,這節目在也在安微台播,他們一個副台長聯系的我,要不然我都懶得來。”

安微人口流出比例排在全國前列,基本上都是青壯年,也是電影消費主力,所以市場相對不成熟,但是因為人口多,潛力大,就成為了院線的主要攻略地點之一。

電影院屬於文化產業,離不開當地宣傳、文化部門,電視台的一個小要求,李謙也沒有拒絕。

做生意就是這個鬼樣子,事多,生意做得越大,事越多。

“不過李導,以現在的您的身份,估計會輕松一點。”陳昆在一旁道。

“真的嗎,我不信?”李謙笑笑。

“呃。”

……

不出所料,節目開始後,魯雨雖然沒有問李謙小時候有沒有被揍這種問題,不過話題都是網上那些關於電影的批評聲。

“正如電影裏所展現的,尤其到後半段,一個個片段走馬觀花地地閃過,和劇情並沒有什麽關聯,確實有點像是大雜燴了。

而且我看有些電影人說,這種模式如果引發了大規模效仿的話,可能會和翻拍、改編一樣,對電影造成很大的傷害,李導您是行業最好的導演之一,怎麽看待這種聲音呢?”

李謙搖搖頭,“我知道可能有些觀眾不太理解,前面的戰爭戲篇幅那麽長,後面一些歷史事件卻大部分都是幾分鐘就過去了,其實所有的歷史事件,都是和主人公的心境、電影節奏同步。”

魯雨翹著個二郎腿,手搭在沙發上面,點點頭,等李謙說完,緊接著笑道,“真的嗎,我不太信,反正我感覺後半段那些歷史事件,跟電影愛情這一主題沒有任何關系。”

金句果然來了,李謙也沒有意外。

“就像那場恢復高考的戲份,讓整個社會充滿了生機,處在這種環境下,男主人公開始變得慢慢陽光起來,不再那麽憂郁,接著的《西遊記》劇組戲份,拍女兒國國王和唐僧分別的那場戲,就算是拍戲,他也從中感受到了女王對唐僧的愛慕和不舍。

之前男女主角也和女王唐僧一樣,他們中間都有不可跨越的鴻溝,而這時候目睹了這麽一場戲,而自己和愛人心裏、生理完全同步,那道鴻溝沒有了,所以他依然回家。

再然後,女兒出生獨自離開,當時的社會欣欣向榮,發展迅速,正和女兒的成長交相輝映,他一邊給女兒寫信,一邊經歷著這一切,感受著祖國社會的強大,心裏想象著女兒的健康成長。”來都來了,李謙耐著性子解釋了一番。

魯雨也認真地聽著,不過聽完還是反駁道,“可是我覺得還是比較牽強。”

這麽能杠怎麽不去工地擡杠去呢,要不然你來說?

說實話,李謙無法理解他這種主持風格,一档節目的看點大部分在嘉賓上,她這樣不斷反駁,自己又給不出更合理的解釋,有什麽意義。

李謙索性聳聳肩道,“你認為牽強那就牽強吧,我只需要照顧大部分觀眾就行了,我相信絕大部分觀眾能夠理解。”

說著,李謙望向台下的觀眾們,“大家能理解嗎?”

來錄制節目的大部分都是年輕的觀眾,這個年輕段很多都是李謙的影迷,當即興奮地齊聲喊道“能!”

李謙靠回沙發背上,也不吭聲了,面帶微笑看著攝像機鏡頭。

氣氛略有些尷尬,不過佟莉雅陳昆他們卻暗暗發笑,他們來這節目的時候,也沒少被刁難。

陳昆其他幾次還好,就《畫皮》那次,還問他他們仨的關系誰跟誰更好,找女朋友會不會傾向趙微或者周汛這款的,甚至還提了一嘴黃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