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最可愛的人(第2/5頁)

不過當滿是青年感的張益信心滿滿地打靶,三槍卻連靶子都沒挨到,被段奕洪臭罵一通“一來就吃了三個大餅”的時候,不少觀眾忍不住笑出聲來。

“我去,三槍空靶,連個老頭都比不過啊。”

“預告片裏張益演的好像是個狙擊手吧,這也太離譜了。”

“張小芳,不會是以張桃芳的原型拍的吧,人家可是狙神啊。”

“張益那摸頭的動作笑死我了,這下被發配到衛生隊了。”

“不會這麽狗血,去了衛生隊和主角一起練槍,然後成了狙擊手吧?”

……

來看首映場的,大多是電影愛好者,閱片無數的他們,已經腦補出了一場爛大街的橋段了。

不過,可惜讓有些觀眾失望了,在悟出來是因為莫辛—納甘步槍後坐力比三八大蓋更大,才會脫靶之後,男主角確實是指導了他。

只不過只是說了從書上看的,手上綁沙袋訓練手部力量,可以解決後坐力的問題,還能盯著煤油燈的火焰晃動,來練習瞄準。

屋子裏一片漆黑,男主角看了一眼舉槍對著煤油燈瞄準的張益,轉頭睡去了。

鏡頭再度一轉,隊伍已經踏上了戰場,伴隨著旁白,觀眾們知道了男主角已經能夠適應軍隊的生活,並且衛生隊還多了個新兵,給他打下手。

之後的行軍途中,張益每次都在雙手上綁了兩個20斤的沙袋,有風的時候就舉槍對著搖晃的樹葉練習瞄準,晚上條件允許,就對著煤油燈的火苗練習。

“我說小芳,你這是幹啥呢,練這玩意有啥用啊,還不如跟著老李頭當衛生員,要不然去炊事班也成啊。”有老兵打趣道。

“你懂個屁,這是書上說的,小李飛刀也是這麽練的!”一臉倔強的張益回懟了一句,就自顧自地練習了。

……

戰爭的一切都是殘酷的,缺衣少糧,經常在雪地裏趴一天,只能拿點樹葉蓋著。

而在沉悶了五六分鐘之後,也終於迎來了一場戰爭戲。

三連包圍了一小股敵人,雙方猛烈地交火。

可是,突然前方傳來一聲流利的中文,喊著自己人。

段奕洪命令隊伍停火,可是對面並不是自己人,只是一個華裔米軍,敵軍趁機偷襲了他們,並且逃出了包圍圈。

好好的一場圍殲,結果敵人跑掉了,自己也多了無畏的犧牲。

整個三連從上到下都無比的憋屈,男主角卻有些茫然。

旁白響起:當時我很不明白,那個人明明和我們長著同樣的相貌,同樣的皮膚,說著同樣的話,為什麽會這樣。

“草!”

觀眾也看的憋屈,心裏暗暗冒出一句國罵。

戰爭片,任何對自己軍隊不利的場面,都會讓人看了不爽、難過,即便是真實的。

更別說是如此憋屈的結果了,本來就要全殲這小股敵人了,卻以這樣的結果告終,是個人都會不爽。

“李謙他會不會拍戰爭片啊!”

旁白還在繼續:“連長很生氣,連一向和藹的指導員也發火了,小芳還想追上去,不過連長還是讓我們休整隊伍,準備撤退,防止敵人大部隊。

從那以後,連長也想出一個辦法,我們也可以扮成南棒人,去偷襲敵軍,連隊裏有會說棒子話的,可惜我們沒有白皮膚的人,要不然會更容易。”

伴隨著旁白,一幕幕三連扮成南棒軍隊偷襲敵軍的畫面一一閃過,打了對手一個措手不及。

這下觀眾們就舒服了。

“我就說嘛,李謙從不會拍那種讓人憋屈的劇情!”有觀眾內心很興奮地小聲比比。

“這操作有點像《集結號》裏鄧朝踩地雷了,遇到米軍,張翰宇說鳥語忽悠米軍的劇情啊,李謙還真是活學活用。”

“不過那漢尖太惡心人了,後面要是不揪出來幹掉,還是不爽。”

……

戰爭接著繼續,開始了大規模作戰。

三連不再是單獨行動,和團裏大部隊匯合,開始了一場場規模不小的戰鬥。

上千人開始晝伏夜出,白天一整天原地隱蔽,趴在雪地裏一動不動,晚上才行軍。

避開敵機偵察轟炸,拉近和敵人的距離,最大化地縮小火力差距,然後第二天晚上悍然發動攻擊,取得了一次次的勝利。

我們的男主角,就一次次地帶著另一個衛生員新兵穿梭在戰壕裏,冒著炮火救治傷員。

一場場勝利,槍響炮轟之間,觀眾看的熱血沸騰,很是自豪。

不過,緊接著米軍學乖了,開始與致遠軍拉開距離,不計彈藥量,持續不斷地用“火海戰術”猛烈打擊志願軍進攻的矛頭。

戰場無比慘烈,即便三連的戰士們再英勇,血肉之軀也抵不過炮彈。

越來越多的戰士受傷,死壯也越來越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