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地表最強陸軍(第2/3頁)

“怎麽了,嚴重嗎?”

“李導來了。”

吳經扶著輪椅轉過頭,有些尷尬地攤了攤手,“沒什麽毛病,就是做了個前叉手術。”

“前叉?”專業詞匯李謙一竅不通。

“就是韌帶出了點小問題。”吳經言簡意賅地解釋著,問道,“《返老返童》拍完了嗎,怎麽有空來我這了?”

“過兩天去東北,順路來看看,新聞上都快把你給寫殘廢了,不行的話還是去醫院休養一陣子。”李謙說道。

吳經滿臉的不以為然,“新聞報道就跟上百度看病一樣,一個咳嗽都能看出肺癌來,按新聞的說法,我幹脆截肢去算了。”

他就發了個趟醫院病床上的照片在微博上,順便拍了下傷腿,結果想象力異常豐富的媒體就開始發散思維了。

吳經拍戰爭戲被炸傷、爆炸戲失誤、拍攝現場誤將實彈當空包彈、吳經殘疾了要坐一輩子輪椅、吳經拍不了動作戲了,《戰狼》就是他的絕唱。

這他不願意多聊這條傷腿,反而好奇地問起了李謙的片子,“去東北?是拍抗米援朝的戲份嗎?”

“對,東北軍區和長影廠已經把一切都布置好了,就等我們就位了,也不好讓人家軍方一直等,正好拍完那段戲份多年。”

李謙點點頭,又道,“你這腿還是不能馬虎啊,拍戲事小,要是過幾個月你坐著輪椅出現在結婚典禮現場,估計楠姐殺了我的心都有了。”

12年吳經和光羨的主持人謝諵相戀,在一起兩年了,謝諵也懷孕了,本來打算今年結婚,婚期都定了,五月辦婚禮,正好《戰狼》拍完。

提起結婚,吳經就傻呵呵地笑笑,“無所謂,反正謝諵她又不嫌棄我。”

獨自樂呵了一陣子,吳經又有些遺憾地說道,“有點可惜了,本來還想去客串一下的,這下頂多只能客串傷員了。”

本來吳經想客串一下抗米援朝場景中有幾場戲的一個狙擊手,原型是上甘嶺狙神,那個32天內以436發子彈擊斃214名敵軍的神槍手張桃方。

吳經和李謙說了好幾次,但是他自己還拍著戲,自導自演麻煩的很,李謙就沒有讓他來客串。

後來退而求其次,隨便客串一個有點戲份的角色,現在看來,除了傷員也沒有其他的角色可演。

不過,大老遠把他運去東北演個龍套傷員,那是不可能的。

看吳經這麽有精神,李謙也就放心多了,在金陵呆了幾個小時就坐上了前往東北的飛機。

現在是1月7號,距離春節還有25天,劇組大年二十九就該放假了,也就是要在23天內拍完抗米援朝的所有戲份。

戲份加起來並不是很多,但是戰爭戲嘛,終歸是要麻煩點的,23天的時間說少不少,但也不是很充裕。

來到東北,李謙先和長影廠、軍區見了個面,表示感謝。

長津湖和松骨峰兩場戰役的戲份,完全是軍區參謀幫忙設計的,前期的籌拍東北軍區政治部,和長影廠也出了大力。

7號到了東北,應酬加修整,8號上午就立即投入到了工作當中。

抗米援朝的戲份從故事上來說並沒有什麽復雜的,其實整部電影的故事都簡單,全都偏碎片化的劇情,畢竟跨度太長了。

這邊的戲份是從男主角在漁船上遇險,飄到了岸邊被志願軍救下開始的。

一開始因為懂一點點包紮傷口,給部隊一個突然受傷的傷員包紮,而被連長私自給留了下來,故事就從這開始。

不過拍攝還是按場景來,這邊的第一場戲是三連,也就是主角所在的連隊,在一個村子集合修整,訓練的戲份。

今天拍的就是訓練的戲,新兵打靶。

“老段,這個軍人角色算是你拿手的了,我也不多說了,一個連隊,連夜行軍,從早上六點打到中午十二點多,整整六個小時面對米二師這樣的米粒堅精銳王牌部隊,最後只剩下六個人沒有受傷,上百人犧牲,斃敵600多,光看數字都能想象得到這是一支什麽部隊,這樣一支英雄部隊的連長,會是個什麽樣的人!”

李謙對段奕洪說著,連長這個角色他第一時間就想到段奕洪。

“李導,我明白!”段奕洪重重地點頭,他扮演的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英雄,這更加讓他壓力大了。

“張益。”李謙又轉頭看向張益,取材自張桃芳的狙擊手找了他來演,張桃芳參軍時年紀小,二十出頭,要一個其貌不揚,有少年感的演員。

張益就挺合適,相比王保墻在《我的兄弟叫順溜》裏扮演那個狙神,張益就屬於正常版的順溜。

“我也帶你去唐汕拜訪過呂老爺子了,關於張桃芳的事跡和他以前在部隊的故事,你也都了解的差不多了,沒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