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第四部十億票房的電影(第3/4頁)

“我今年五歲,但是看起來要老很多。”

“他只有五歲。”

牧師有些好笑,下面的信徒也笑了。

“這是一個積極樂觀的人,在上帝眼中我們都是孩子。”

“哈利路亞!”

“哈利路亞!”

“我們得幫你擺脫那個輪椅,讓你能夠站起來。”

牧師指著替身演員,手按上了他的腦袋,就像是大仙在施法,“以上帝的名義,站起來!”

“站起來!”

替身演員雙手扶著輪椅,艱難地想要站起來。

“上帝會看著你的!”

牧師環顧四周朗聲道,“上帝會看著這個小老人,不靠拐杖、輪椅,一路走下去!”

“上帝會看著你,靠著信仰和保佑一個人走下去!”

但是,不管他說的多激情,替身演員顫顫巍巍地站起來了之後,才剛踏出第一步,就結結實實地摔倒在地。

劉明濤一臉擔憂地想要去扶,可是牧師攔住了她。

“別碰他!”

他雙手指著趴在地上的替身演員,沉聲道,“站起來吧!”

“像拉撒路那樣站起來!”

拉撒路是《聖經》中的人物,死了四天之後,是耶穌將他復活的。

替身演員奇跡般地站了起來,在牧師的指揮下,緩緩地向前邁出了腳步。

一步、兩步……

所有人都高興地鼓掌。

牧師甚至小碎步要跳起了舞,高舉雙手大喊,“噢,贊美主啊!”

突然,他表情凝滯,保持舉起雙手的姿勢,直挺挺地仰後倒下。

“上帝啊!”

現場一片慌亂。

“哢,再來一遍!”李謙喊停。

“哈哈哈哈……”

本來就高興的徐征,愣是被這場戲給逗樂了,直接就在現場笑出聲來。

這一笑,其他人又忍不住跟著笑,實在是剛才那場戲,神棍牧師“治好”了男主角,高呼贊美主之後卻突然掛了,實在是太諷刺了,太搞笑了。

暢快地笑了一通之後,徐征才說道,“幸虧李導沒有一直拍喜劇,要不然我們都得失業了。”

其他人深以為然,這種有著厚重歷史感的片子,都能拍的這麽好笑,真正拍喜劇那肯定不用說,《楚門的世界》就是個例子,真的比其他喜劇高出一籌來。

……

徐征他們在李謙劇組樂呵了一陣,又接著去市內忙著路演了,路演現場同樣是一片歡聲笑語,這也是現在賀歲档的主流聲音。

《泰囧》的火爆還在繼續,第二周單周拿下5億票房,上映兩周票房高達9.3億,十億就在眼前了。

第三周的星期三,經過兩天的放映,票房順利突破十億大關,成為國內第四部十億票房的電影,徐征也成為十億導演俱樂部裏第三位成員。

年初的《西遊降魔》破十億,年底的《泰囧》也破十億,一頭一尾,這個2013年堪稱圓滿。

現在可以說,國內電影市場真正迎來了十億時代,不再是某一個導演的專屬了。

雖然不願意看到未來影業出品的電影破十億,但是業內也只能往好了想,畢竟這意味著市場不斷地擴大,只能這麽安慰自己了。

不過,破十億之後,除了無數的贊美之外,同樣也面臨著更多的抨擊。

這不像《我不吃藥神》和《楚門的世界》,二者逗瓣評分都超過了九分,不管在哪個群體裏,口碑都非常好,沒有多少可以質疑的地方。

可《泰囧》不一樣,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破了十億,難免讓人眼紅,伴隨而來的爭議就來了。

某大學文學教授、知名作家就稱《泰囧》是一部典型的‘三俗’電影,低俗、庸俗、媚俗!

他呼籲以電影為代表的華國文化產業不能只是緊盯票房,而應該注重文化導向,注重提高老百姓的文化素質與品位。

有媒體報道了他的原話:《泰囧》這樣沒有審美價值與藝術含量的電影之所以能獲得如此高的票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民欣賞水平偏低,票房越高,問題越大,這樣的電影對於國民素質提高毫無意義,反倒會起到負面作用。

這位教授立馬在網上火了,也引來很多人的贊同。

《泰囧》一下子好像就和三俗扯上了關系。

意氣風發的徐征立即就懟了回去,“看到這個聲音,我就知道‘叫獸’這個詞的含義了,希望大家隨著對這部電影的關注,給觀眾,投資人和同行帶來更多的可能性,通俗的電影才能覆蓋更多的觀影人群。

我真正要拍的電影,已經包含在《泰囧》裏面了,一部好看的電影,能讓我感悟到人生的味道,而不是一些戴著有色眼鏡看到的三俗,有時候眼睛裏有什麽,才會看到什麽!”

叫獸,叫喚的野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