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澆滅了不切實際的想法(第2/3頁)

……

第二天上午,辦公室裏,看著文幕野笑的嘴角都咧開了,李謙沒好氣地道,“4300萬,這下可以把心放肚子裏了吧。”

“嘿嘿,打擾老大休息了。”文幕野有些不好意思地傻笑著。

昨天上映到了晚上的時候,雖然《當幸福來敲門》的口碑很好,但是依然有什麽其他不同的聲音。

最主要的負面評價就是過於煽情,為了煽情而煽情,為了勵志而勵志。

這就是個勵志片,主打的賣點也是勵志,要是這方面出問題了,那對票房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打擊。

當時可把文幕野給嚇壞了,路演回家之後,刷了一晚上網上的評論,不管是逗瓣還是貼吧、逼呼、天崖這些地方,一遍又一遍地看著電影的評價。

每當看到批評電影的聲音,那叫一個心慌,所以才十一點多給李謙打個電話。

淩晨一到12點,就迫不及待地又給李謙打電話問票房,直到拿到了票房數據,才總算是放心了。

高興了一會,文幕野才讓自己平復下來,“現在想想,昨天我過於緊張了,幾十條好評裏都難找出一條差評,老大說的對,連人民幣都有人不喜歡,更別說電影了,沒有電影能讓所有人喜歡。”

“第一次嘛,難免會緊張,有經驗了下次就好了。”

旁邊鄧朝笑笑,又有些疑惑道,“什麽人民幣都有人不喜歡,誰啊,還不喜歡人民幣?”

“啊……”

這一問,文幕野也愣住了,“對啊,誰不喜歡人民幣?”

昨天文幕野也沒細想,現在想想,李謙這話確實有問題,怎麽會沒人喜歡人民幣呢。

旁邊佟莉雅也看向李謙,“對啊,怎麽會有人不喜歡人民幣?”

“……”

李謙無語了,這就是打個比方而已。

都快趕上語文老師了,他又不是魯迅,有必要隨便一句話都刨根問底嘛。

“這……當然有了,一大堆做外貿出口的企業就希望人民幣貶值,沒看到美聯儲處心積慮想要人民幣升值嘛。”李謙好不容易想出一個合理的說法。

“可這是為什麽呢?”鄧朝的疑惑更加重了。

“因為……”李謙仔細講了下國際貿易方面。

“原來如此。”

三人恍然,明白了人民幣升值的利弊。

可是鄧朝攤開雙手,一臉奇怪地問道,“我們大早上的為什麽要討論國際貿易這種話題?”

佟莉雅沒好氣道,“是你自己要問的。”

“是我問的?”

“就是你。”

“可能是早上吃多了撐的。”

“……”鄧朝郁悶了。

佟莉雅安慰道,“朝哥,昨天我一回來,下午就去電影院看了《當幸福來敲門》,你演的太好了,比親生父親還像。”

怎麽又提起這茬了,李謙擔心鄧朝想起去世的父親,心裏難受,就開玩笑道,“演戲而已,張翰宇還演過他爹呢,演起來還不是也挺像父子的。”

鄧朝臉色立馬就垮下來了,“能不能不提了。”

“哈哈……”

李謙努力控制自己不笑,說道,“行了行了,不扯了,你們該去忙去忙吧,別讓路演的觀眾等久了。”

他們倆還有路演呢,劇情片對於宣傳是更加看重的,畢竟不是什麽大片,靠大制作大場面就能吸引觀眾。

……

《當幸福來敲門》的熱映讓暑期档重新回到了國產電影統治的熟悉場面,而且熱度也要比七月份的《環太平洋》高的多。

畢竟那只是好萊塢爆米花電影,電影在網上的熱度,還不如之後對於女主角景田的批評聲多。

不過,八月份的電影市場不僅僅只有《當幸福來敲門》,同一天上映的還有《小時代:青木時代》。

這個系列兩集連拍,第一部六月份大賣近五億,樂事趁熱打鐵,八月份上映了第二部。

大爛片的第二部,還是一起拍的,基本上和第一部不會差多少。

在電影上映前,文聯和影協,還有一票電影人、影評人,都號召觀眾、影院抵制第二部。

不過,並沒有什麽用,第二部首日照樣大賣5400萬,比《當幸福來敲門》首日4300萬還要高1100萬。

在第一部口碑爛成那樣的情況下,第二部都能大賣五千多萬,結結實實地在行業大部分人臉上扇了一個巴掌。

不過,面臨的批評和罵聲,也越發地激烈了。

《小時代》的粉絲們也發揮出了強大的戰鬥力,在網上,尤其是微博上,和各路電影人、影評人撕了個天昏地暗。

著名影評人周黎名發了個微博,說多數《小時代》粉絲想要買得起影片中那些東西,過上影片裏那種生活,就得乖乖去找“老東西”當小三小四小五,才有可能,這就是該片隱含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