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返老還童》時間線的設定(第2/3頁)

想了幾天,李謙也考慮清楚了,即便過幾年真的如預想中出現一代對腦海中那種業余級別的影視劇,也只是段時間的陣痛罷了。

只要觀眾分得清好壞,那些爛片都會被市場淘汰,選擇全都在觀眾手裏。

除非市場上全都是爛片,整體水平被拉低了,觀眾沒得選,看哪個都不一樣。

……

開了一上午的會,全方位地討論了一下合作這個大文娛產業計劃的利弊,最終還是決定,和企鵝合作。

李謙宣布決定,“那這樣的話,公司新成立一個開發部門,專門負責評估有價值,並且適合影視改編的遊戲、小說、動漫,以及各種反向改編。

制片部門內部重組為制片部、制作部、制片財務部,老張繼續擔任總監,三個部門主管內部提拔還是招聘都行。

開發部評估好的項目,交由杜總過目,下發制片部門進行改編,交制片財務部核算成本,再報公司財務部審核,由制片部、制片財務部監督,制作部制作。”

制度和程序,是任何一家有一定規模的公司,都必須要有的,即便麻煩了一點。

相比很多大公司而言,這個程序已經夠簡化了,只是看起來麻煩一點。

一個項目經過五個部門,但是實際上相比原先只要經過制片、財務,多了個開發部而已,只是改編的項目要經過開發部。

中間經歷的制片、制作、制片財務部,都是在制片部內部,只不過把一個部門的事,細分為三而已。

“沒問題李導!”趙軍滿臉興奮地應下,這樣的話,他這個制片總監,在公司的地位就水漲船高了。

“都沒什麽意見的話,大致方向就是這樣,具體的細節杜總你們可以更改,或者把制片部改成策劃部,要不然制片部下屬又有一個制片部,怪怪的。”李謙笑道。

“如果這樣的話,公司的制作團隊人手就大大不足了,無法同時制作這麽做項目,需要還拉起幾個隊伍嗎?”杜洋問道。

李謙想了想,搖搖頭,“不用,制作團隊能夠同時開啟四五個項目就足夠了,那些改編的項目,盡可能地和其他電視台、制作公司合作,我們負責投資、監督,交給他們制作就行了。”

“也好。”杜洋點點頭。

“打鐵趁熱,《鬼吹燈》第一部《精絕古城》可以開始制作了,電視劇制作方面公司並不是太擅長,去問問山影那邊有沒有意向,盡可能使用二三線演員,這種電視劇拍不長,單集成本也高,找些便宜、有實力的演員,不在乎名氣。”

“《鬼吹燈》的話,上星不好過審吧?”杜洋遲疑道。

“山影本身就是體質內,他們心裏有把握,片名用《精絕古城》不要用《鬼吹燈》,堅持唯物主義,增加考古和科學的色彩,粽子之類的東西想辦法也改了,一切都能用科學解釋的通,劇情設計讓盜墓合法化,注意一切所得上交國家。”

《鬼吹燈》這種審核還算好的,最起碼有一個大概明顯的線在那。

盜墓違法、太恐怖、粽子,主要就是這些。

統統規避掉,問題應該不大。

沒辦法,遵守規則。

……

暫時先做一部劇,也算是為正在籌備的電影版《鬼吹燈》預熱一下。

和企鵝那邊通了個氣,山影也願意加入進來,還拉上了江寧衛視。

未來影業出版權和一部分資金,企鵝出網絡宣傳加一部分資金,山影出制作團隊和一小部分資金,江寧衛視同樣出宣傳資源加資金。

總體來說未來影業主控,四方合作,連上星電視台都有了。

單集成本預計達到三百萬,創下國內電視劇之最。

之前現象級的《甄嬛傳》,電視台和網絡版權,幾輪加在一起,單集也就是400萬。

那是一年多以前了,明年價格繼續上漲,但是三百萬的成本,總共估計不到30級,整部劇頂多也賺不了幾千萬。

錢不錢的另說,質量要保證,李謙都帶頭做爛片,可想而知其他公司了。

敲定了合作,就開了個發布會。

觀眾倒是很期待這麽一部講盜墓的電視劇,同時又嚷嚷著李謙不務正業,催促他趕緊拍新片。

如此規格的電視劇,讓整個行業倒是震了三震。

單集三百萬,比古裝大劇都貴多了,同時也讓人摸不著頭腦,李謙這電影那麽賺錢,吃飽了撐的去做這麽一部電視劇。

更讓業內的吃驚的還在後面,未來影業將格拉瓦17.7%的股份以溢價4.1億的溢價價格賣給了啊狸。

上一輪融資格拉瓦估值才10億,這才過去一年,按啊狸的收購價格,都23億了。

溢價嚴重,不過絕對買的不虧,明眼人都知道,半年後這個價格估計都買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