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李謙大忽悠(第3/4頁)

所以寧導的電影裏有了,工藝品廠保衛科長包世宏為了捍衛他畢業警校的職業夢想和光榮傳統,與黑白兩道三教九流交手過招,最後陰差陽錯,因勇擒國際大盜而受到表彰。

淪落為海鮮送貨員的前自行車手耿浩,為了購買一塊安葬師傅的墓地,意外卷入一場寶島黑幫與溙國堵梟的堵品交易中,最終將藏有20萬美元的骨灰盒埋葬地下的離奇故事。

來自香港的國際大盜,在不入流的小偷小摸、地痞流氓、憨厚耿直的保安面前,栽了大跟頭。

來自寶島溙國的堵梟,橫行霸道、不可一世的黑道中人,在一個名不見經傳海鮮送貨員面前,陰溝裏翻船……”

還有點沒說的,那部《瘋狂的外星人》,不用看也是寧昊的片子,除了他沒人會拍這種風格的電影。

耍猴人耿浩為了成就他“美猴王”的夢想和榮譽,兢兢業業堅守耍猴人的本色,甚至萌生出將“外星人”訓練成猴子代替品的瘋狂想法,並憑借耍猴的本領將米粒堅特工玩弄股掌之間。

來自太空的外星人,可以將米粒堅的特工、博士、外交官等玩得團團轉,卻在內地的耍猴人、酒販子面前,失去了魔力,並被臣服。

這也是典型的小人物的榮譽感,以低勝高,以俗勝雅,這種戲劇性反轉,才是寧昊的喜劇電影真真正正的唯一核心。

其他一切,黑色幽默也好,人文關懷也好,都是外表,是包裝。

對面的寧昊聽到李謙把自己分析的一絲不掛,簡直就像是偷聽到了自己內心的想法一樣,心裏有種莫名的驚駭。

不就是李謙,厲害!

不過那句“如果人沒有榮譽感,所有的社會和文明會馬上化為烏有”,好像不是魯迅說的吧?

寧昊沒有細想,只是感慨不已,他最早拍《黃金大劫案》的時候,向雷家音打聽過李謙,後來又向黃博、徐征打聽過李謙。

可是現在看來,他們三個說的都太片面了,根本沒有真正了解過李謙。

聽著李謙說了一大堆,寧昊也微微有點發蒙了,不知道他是什麽意思,也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麽。

反駁李謙說的不對?

還是來一句李導你好厲害?

不過,還沒等寧昊想起說什麽,李謙卻沒有停下。

“可是寧導,你就沒有想過改變嗎?”

“改變?”寧導有些不解。

“對。”

李謙淡淡地點頭,順便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可把他渴死了。

“市井、流民、城市無產者,是寧導電影的特色,他們也是這個城市的一種氣息,可隨著時代的發展,就不再是主流了,最起碼不再是觀影人群的主流了。”

寧昊皺了皺眉,“李導何出此言?”

“看看香江電影典型的警匪片,在內的票房變化就清楚了。”

李謙沒有直接說,而是舉了個例子,“以前的香江警匪片,主要角色構成,大多來自市井,基層的警察,臥底,黑社會同樣是社會底層,就算黑幫老大,形象也不會多高大上。

可是這些警匪片,有很多口碑很好的,但內地觀眾不愛看了,只有《寒戰》大賣,《寒戰》就脫離了市井氣息,整個演員、故事構成,就‘高大上’了許多,而且整體的畫風也貼近大都市風格。”

“李導的意思是?”寧昊眉頭皺成了一個川字。

李謙笑笑,“時代在發展,就商業性而言,以現在越來越年輕化的觀影人群,市井風格的電影,受眾是偏低了一點,想想看,如果《失戀三十三天》描繪的不是當代大都市白領的愛情,而是市井之間的愛情,還能大賣六億多嗎。

《寒戰》拍成基層警察和黑幫的故事,能成為香江媒體口中的救世之作?

香江電影,但凡在內地票房高的,全都開始在褪去以往普遍的市井氣息。

內地電影也同樣,角色開始慢慢從底層市井人物向上轉變,正如同現在的主流觀影人群的變化。

《瘋狂的賽車》那一億票房,在我看來是比較低的,以寧導當時在觀眾口中的口碑,加上喜劇類型,賀歲档期,起碼應該兩億以上票房!”

……

“呼!”

走出會所的寧昊長出一口氣,在裏面感覺都快被李謙說的耳鳴了。

被冷風一吹,腦子清醒了一點。

再低頭一看手上的劇本,寧昊苦笑不已。

不知道怎麽的,被李謙羅裏吧嗦,先是一通對他的分析,然後又“但是”一大堆,鬼使神差地就同意了拍攝《唐人街探案》。

不過,想起李謙的話,以及他那些片子,換換風格也好。

本身正在籌備的新片《心花路放》就打算改改瘋狂系列的風格,從一開始他就旗幟鮮明地走著商業電影的路線,也從未追求過所謂的文藝範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