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白撿的項目(第2/3頁)

不過,還沒等李謙開口,徐征就先說了。

“李導,《人在囧途》的續集可能沒那麽快出來了。”

“征哥遇到了什麽難處嗎?”李謙問道。

“那倒不是,主要是我明年要拍一部電視劇。”徐征滿臉歉意地道,“去年的時候,當時我一個魔都戲劇學院的老學長拍了部《大女當嫁》,當時他找我拍續集《大男當婚》,我答應了,後來因為《我不是藥神》又耽擱了,他也一直在等我,我也不好推了,都是老朋友。”

本來徐征現在的咖位不小了,16億電影男主角,金雞影帝,兩億票房導演,是不可能去拍電視劇的。

但是老學長,早就說好了。

就算學長理解,不找他了,徐征自己也肯定是不能不演的,人家都等了他一年了。

拍電視劇啊?

徐征說的這電視劇李謙有印象,就是一個老實人+好人+中年大叔,和一群各種各樣的女人的故事,裏面徐征那個角色還挺討喜的。

人情來往,李謙也理解,只是有些遺憾,“那明年過年,咱們的觀眾可就少了部優秀的喜劇看了,這個年少了點味道。”

徐征又何嘗不想早點拍呢,能當導演,誰還當演員。

晚一年就晚一年吧,李謙也不在意。

這邊一個計劃延後,緊接著吳思源找上門來,送來一個項目,一個關於香江警務處高層鬥爭的項目。

聽吳思源講了下大概的內容,李謙大概就知道了,這不就是《寒戰》嗎。

投資可以,不過李謙還是要問清緣由。

“吳總,港片怎麽找到我頭上了?”

還能是為什麽,還不是看上了你李謙兩個字,吳思源心裏暗暗想著,不過嘴上卻笑道,“這兩個導演是新人,電影成本不小,6000萬人民幣沒那麽容易湊齊,我雖然有點閑錢,但是也不夠啊,這不就想請李導出手,幫幫兩個新人導演,都不容易啊。”

說著說著,吳思源又一副老前輩、伯樂的模樣,在那憂心忡忡,好像為香江電影操碎了心。

新人導演,六千萬人民幣的成本,在港片山河日下的今天,確實不那麽容易。

李謙卻接著問道,“剛才吳總好像說了兩位主角請了郭富成和梁佳輝,還說動了劉德樺來客串,以這個陣容,六千萬成本應該不難吧。”

這個陣容,哪怕新人導演,六千萬成本壓根不會有問題。

港片沒落了是不假,但是娛樂圈從來不缺資本,那些喊著沒肯投資的項目,基本上都是一看就沒前途的。

但凡有一些兩點的項目,從來不缺投資,各行各業大把資本揮舞著支票,想要分享電影行業這塊大蛋糕呢。

呃……

本來想拿這個陣容說服李謙的,沒想到他又把問題拋回了自己。

幾次的接觸下來,吳思源發現李謙根本沒那麽好忽悠,幹脆就打開天窗說量化,“李導,我就跟你實話實說吧,這片子是桉樂想要投資,不過還沒正式確定,演員也只是口頭談好了,他們在拿著這個陣容去談贊助。

我看了劇本,覺得這個片子大有可為,是近幾年難得的精品,所以有了投資的心思,但是資金不夠,如果李導願意投資的話,趁桉樂確定之前拿下來。”

“原來是這樣。”李謙了然,以劉德樺、郭富成的名氣去拉贊助,拉到了就又能省一筆投資。

和《讓子彈飛》有異曲同工之妙,江文用周閏發把葛憂忽悠來了,轉頭又用葛憂把周閏發拉來,再用他們這三巨頭的名頭去把投資搞齊了。

“不過,桉樂那邊沒意見嗎?”李謙又問。

吳思源頗為自得地笑笑,“我在香江影壇也是有些影響力的,這方面李導不用擔心,而且最先看到劇本的是華仔,當初他也想投資,也是被江之強截胡了,他不好意思去爭,我可沒什麽顧忌了。”

“那行,我可以投資,吳總有多少資金缺口我都包了。”既然這樣,李謙也無所謂,主要是懶得參與他們香江電影人之間的內鬥,要是江之強本來就是截胡劉德樺,那吳思源截胡他也沒什麽不可以的。

“事不宜遲,李導就派人和我走一趟香江,先去找華仔,咱們三方先確定下來,投六千萬,後面拉到的贊助就當宣發成本也行。”吳思源當即說道。

有了李謙投資,拉不拉的到贊助吳思源也不是很在乎,他相信劉德樺的眼光,《瘋狂的石頭》就是很好的例子。

再有李謙投資,上映的時候幫電影宣傳一下,基本是穩了。

李謙也沒有意見,叫來杜洋,讓她和吳思源跑一趟香江。

這一來一回,推遲了一個項目,又白撿一個項目,雖然港片沒落了,不過兩三億的潛力還是有的,也是穩賺不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