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賀歲大戰(第2/2頁)

信息量不小,鄧朝一時間沒有完全吸收,“等會,我捋一下。”

“朝哥你不用現在就理解透,離開拍還有幾個月呢。”

李謙想了想,又道,“我再說另外一個地方,你就好理解了,楚門因為自己的母親生病而放棄了去找心愛的人,雖然覺得身邊的事情很奇怪,但仍相信自己的好友,這說明他很戀舊,為了身邊的親人、朋友,他可以放棄自己想做的事。

但是,當他知道真相之後,卻毅然決然要離開,這個時候就一點都不戀舊了,就是因為,一切都是假的,對虛假不再戀舊,同樣面對虛假,也不再懦弱。”

鄧朝恍然,“這麽一說,我大概就理解是什麽意思了。”

“慢慢理解,雖然這是一部喜劇,但是不需要你想著怎麽搞笑,能理解透楚門身上這些特質,能把自己代入楚門,就行了,慢慢參悟吧,時間足夠。”

沒有完美的演員,不過鄧朝也夠了,善良、灑脫、熱情、聰明、開朗、勇敢,這些外部條件,鄧朝都具備,而且那種發自內心,有感染力的笑容,鄧朝本就是個天性樂觀、開朗的人。

剩下就要鄧朝自己去參悟了,中午一起吃了個飯,就各自忙各自的。

……

李謙在這優哉遊哉地幹著自己的事,賀歲档率先上映的《金陵十三釵》正在如火如荼地收割著票房。

首日2500萬,那只是傍晚6點到12點,六個小時的票房。

當然,晚上黃金時段,這六個小時比白天一天票房都高是正常的。

首周末四天之後,《金陵十三釵》在民聲銀行6000萬補貼之下,也拿到了1.5億的高票房。

但看票房還可以,不過首日晚上就2500萬,四天一共才1.5億,無疑是失敗的,尤其這還是張一謀的片子。

電影口碑還行,從電影本身來說劇情還可以,造型精美、攝影剪輯挑不出任何毛病。

但是,人物太弱了,每一個女學生的人物形象都不夠立體,幾乎就是一個講故事的作用以及和風塵女子起矛盾的一個對立面,引導故事的作用風塵女子的形象也是如此,基本上全靠倪霓來撐住了這一個群體的形象,剩下的人唯一的作用就是接話以及當花瓶。

這片子李謙其實一點興趣都沒有,就不說風塵女子犧牲自己救學生,也不說前後劇情割裂嚴重,不提貝爾這個外國人從流氓形象慢慢變得立體,轉變太生硬。

李謙完全不想看,這種戰爭時期,描繪自己國家女人面臨侵略者的悲慘遭遇的電影,而且還是一群沒有任何抵抗能力的女人,甚至還不是女兵,只是平民百姓。

這種類型的電影,無非就是一個作用,讓人感受悲痛,銘記歷史,不忘先輩的浴血付出。

但是,李謙最大的感受不是熱血,不是感動,不是悲痛,更多的是特麽惡心。

這電影看什麽?

前半部分看幗軍士兵打日苯人還行,後半部分看風塵女子犧牲自己救幾個學生孩子?

這倒不是風塵女子換學生,是大人換孩子,網上有些人的說法還是有失偏頗的。

從電影本身來說,這是部好電影。

但是李謙作為一個觀眾的角度,覺得惡心!

凡是拍自己國家的平民,在戰爭中被一群畜生毫無反抗地虐殺、尖銀,都惡心,都惡心。

戰爭片,從不是旗袍多好看,風塵女子儀態多真實,這都是次要的,戰爭片拍的是戰爭,是反抗,是熱血、激情、希望、感動,而不是單方面被虐殺、尖銀。

這片子評價肯定不低,作為電影本身挺好的,但是觀眾絕對不會喜歡。

次周,《金陵十三釵》拿了1.8億票房,兩周總票房3.3億,距離張韋平的十億是別想了,達到他口中的六億成本都有難度。

這周《龍門飛甲》上映了,4天1.4億,比《金陵十三釵》首周差一點。

國師就是國師,論號召力,徐客加李聯傑都不是對手。

不過相差不遠,誰都有可能勝出,賀歲大戰變得撲朔迷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