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一雪前恥(第2/3頁)

還有黃、藍兩種服裝的外賣公司,衣服上都寫了美團和餓了麽,不過這兩家公司還沒做這方面。

以及直播、手機視頻軟件等等在影視劇常見的東西,絕大部分都沒出來。

被拒絕的投資也有不少,逗瓣就拒絕了李謙的投資,理由是他們必須保持公正,不能接受任何影視公司的投資。

還有一個李謙一直關注的,就是微信。

腦海中絕大部分現代的影視劇,年代比較後的,好像人與人通過手機通訊的方式都是微信,連QQ都沒什麽人用,可見又是近乎壟斷的即時通訊工具。

結果,上個月微信出來了,就是馬化乾搞的。

肯定是泡湯了,想送錢給人家,別人估計都不要。

不過李謙還是買了一些藤訊的股票,就憑影視劇中人們聊天都是通過微信,也必須買。

168港幣一股,李謙4000萬買了30萬股,大概有0.017%的股份,也沒什麽大用,有閑錢就買點。

還是好買的,過去一年藤訊股份都沒漲過,已經過了兩年漲四倍的瘋狂時期了。

不過等微信推廣開來,估計能賺不少。

花錢如流水,一個億就花出去了,而且這種感覺特別爽,李謙差點沒停下來。

還好及時住手,沒忘了自己是幹什麽的,本職工作都差點忘了。

二月底,分鏡頭劇本基本快完成了,大部分地方照葫蘆畫瓢就行了,寫起來快。

也來了趟公司,看看有什麽要處理的。

會議室裏,聽幾位高管匯報了一下各部門的情況。

兩個月過去了,公司的規模又進一步擴大,各部門也整頓完畢了。

發行部已經有了全國大規模發行電影的能力了,當你有個能打破票房紀錄的導演的時候,發行這種事就不再問題了。

張韋平跨行而來,憑什麽可以把電影發行到全國的各個角落,還和院線討價還價,就是因為他拿的是張一謀的片子。

宣傳營銷部門主要還是線上營銷,差不多也能顧及到整個網絡了,線下的地網也在弱二線和三線城市開始布局了。

制片部門主要是忙活《我不是藥神》和郭凡的《李獻計歷險記》,還有在豫南調研的齊玉昆。

一一匯報完畢,最後杜洋又請示了一下,關於院線方面。

華陽、伯納都在做影院,雖然規模不大,不過旗下影院加入了各個院線,也算是和院線有了聯系。

現在院線也在高速擴張,也是最好的進場時機,要不然等市場都被占完了,各個城市地段好的位置都沒份了,再做就難辦了。

“除掉兩部電影的投資,公司還有多少錢?”李謙問道。

“《暖暖內含光》和《我是傳奇》加起來2.5億已經到賬了,目前公司賬上還有3.2億,除去兩部電影1.2億的投資之外,還剩兩億。”杜洋匯報道。

《我是傳奇》的錢院線給的很痛快,沒有像平常別的電影得等兩三個月。

雖然是工作室投資的,不過都打公司來了。

《我不是藥神》5000萬投資,裏面有李謙2000萬片酬,《李獻計歷險記》大概也要個7千萬,科幻片該有的特效都得有,有錢就不能用動畫給代替了。

公司這邊兩個億,工作室那裏花了一億多還剩兩億多。

影院是可以做,不過怎麽做,誰來做是個問題。

“這樣,先物色一個合適的人選再說。”李謙道。

營銷宣傳總監黃燕道,“李導,我倒是有個人選。”

“黃總請說。”

“我曾經在新影聯工作過,這幾年新影聯改制,冠軍團隊離職,管理上出現很多行政問題,導致不少加盟影院離開,現在的管理層人心浮動,我們或許可以從中找到一個人選。”

新影聯?

李謙想起來了,08年還是院線老大,結果09年改制,更換管理層,當年直接變老三,去年又成了老五,短短三年時間,直接從第一梯隊滑落了,而且存在感全無。

“那行,黃總先去聯系,新影聯的冠軍團隊我當然是歡迎之至的。”李謙點點頭。

各方面的事情不少,最後杜洋又匯報了兩個新項目,一個是騰華滔的《失戀三十三天》,這是杜洋拉來的,他和騰華滔在華陽也是老朋友了。

還有他從完美影視帶來的一個項目《陸貞傳奇》,原本是完美影視和湘南台合作的,被她一起帶過來了,也是唯一一個電視劇項目。

至於演員,優先自家人。

公司除了王保墻和鄧朝之外,鐘帥也簽了幾個新人,電影學院和中戲的學生。

還有一個趙麗盈,不過這次不是挖華陽的墻角了,據鐘帥說,他有個小弟叫黃兵的跳槽去跟黃小明了,順便帶走了幾個小演員。

都是自家人,幾個小演員,華陽也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