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全新的末世科幻片(第2/3頁)

口味不同,拿影後的那片子一看就沒興趣,好像還是公認的爛片。

爛片女主角拿了影後,而且金馬獎評委也覺得片子不咋地,真是有些奇葩。

沒有得到期待中的回復,主持人有些失望,不過還沒等她繼續追問,李謙淡淡地瞥了他一眼,提醒了一句。

“說正事吧。”

要不是這新人還算有規矩,沒有預設立場,引導自己去大肆抨擊,只是問了幾個關注度高話題,這錄播沒觀眾的,李謙甩手就走人了。

這種情況李謙也遇到過,南都一次專訪碰到個撒幣記者,開口就替李謙預設了立場,想引導他說些勁爆的東西,沒說兩句話李謙就走人了。

南方系媒體都一個德行,為了吸引眼球,為了制造話題。

哪裏發生一起車禍,南方系的報紙就會寫《富二代撞死下崗單身母親》。

商場抓到一名小偷,南方系標題就成了《大學生逛商場心血來潮偷東西》

女兒和家裏鬧矛盾離家出走,南方系頭條《追星少女迷戀偶像不認父母》。

有時候還真佩服這些記者的腦洞,無論什麽事都能寫的特別吸引眼球,不去做編劇都可惜了。

還好,這個電影頻道的新人主持人還算有眼色,察覺到李謙的神色之後,立馬不說了,開始進入正題。

後面就按台本來了,這個專題就是李謙從業三年的一個特別專題,總結一下以往三部片子,展望、宣傳一下新片子,後期訪談中間會配上準備好的宣傳片,以及新片預告。

“李導,過去三年裏,三次賀歲档,您的《生死頻率》、《月球》、《完美的世界》曾經帶給大家很多的歡樂和感動,對很多人來說賀歲档看您的電影已經成了習慣,今年又是第四年了,那您是如何保持這種一年一部電影,並且高質量的創作呢,能給我們分享一下嗎?”

李謙想了想道,“認真做電影,做觀眾喜歡的電影,我認為是很重要的,畢竟我們不能脫離觀眾,和觀眾有距離,要明白觀眾想看什麽,大家累了一天、一個星期,晚上或者周末去電影院,更多的是一種放松、娛樂。

所以喜劇片很受歡迎,就算不是喜劇,也可以加入一點笑料,然後其他類型,要讓觀眾在日復一日的枯燥生活中,在電影中找到讓自己溫暖、感動的地方,去撫平他們疲憊、煩躁的內心,我認為電影就應該做到這一點,否則本身生活就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夠煩了,看個電影還揪心,那心情就更糟了。”

主持人道,“李導您這個說法我還是第一次聽,所以您就是只拍商業電影嗎?”

“其實商業或者藝術,沒必要分的那麽清,商業片裏也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也會涉及到當今社會的種種問題,反正我想拍的電影很簡單,就是能夠讓廣大觀眾在累了一個星期之後,周末能放松一下,哪怕只有兩個小時也好,就像餓了要吃飽肚子,渴了要喝水,很簡單的事情,至於電影中的種種內涵,每個人都可以看到自己體會到的東西,這也可以說是藝術。”

什麽藝不藝術的,幾十年前還是B級片拯救了電影呢,50年代好萊塢電影受到電視機的沖擊,無數電影院倒閉,制片公司破產,電影行業差點就要完了。

別說藝術片了,連大明星主演的A級大制作生存都很困難,當時正是實行了A級片和B級片的捆綁銷售,才盤活了電影行業。

買一送一,而且送的小成本B級片都是那種直接刺激眼球的恐怖、驚悚、情澀電影,讓電影行業度過了電視機的沖擊,並且在小城市、小鎮迅速擴張。

誰也別看不起。

……

回顧了一下過去三年的導演生涯,接著也要為新電影宣傳。

“現在電影還有不到一個月就要上映了,我也在網上看到很多觀眾們的聲音,很開心大家都這麽期待我的電影,我想這次《我是傳奇》也不會讓大家失望,相比以往國內外的各種、末世、災難片,《我是傳奇》有很大的不同。”

“那李導,是什麽不同呢,作為國內第一部末世科幻災難片,我和觀眾們可都很好奇呢。”

“末世災難片,通常都是一個群體,共同對抗天災或者人禍,不光是災難,也是講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群人,或者一個家庭為了生存共同奮鬥的歷程,不過《我是傳奇》講的不是一群人,而是一個人為了全人類拼搏奮鬥的經歷,這會是觀眾沒有看過的全新版本的模式科幻片。”

……

錄了一個專題的節目之後,賀歲档戰火也正式開始點燃了。

12月3號星期五,趙本善、小沈洋師徒主演的古裝喜劇電影《大笑江湖》全面上映。

同樣也是今天,星期五的傍晚,電影頻道播放了李謙個人的專題紀錄片,長達四十多分鐘的紀錄片,完整地記錄了2007年賀歲档到現在,過去三年李謙的三部電影,以及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