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轉折點(第2/2頁)

時間緊迫啊,今天雖然沒有像第一天那樣,淩晨一點就開工,不過劇組也是淩晨三點就早早地起來準備了。

到現在斷斷續續就沒停過,傍晚這場戲再拍到七八點鐘,收下尾吃個飯,十點鐘不知道能不能睡覺。

這算下來,今天的工作時間達到了19個小時,收工之後李謙連看洗出來的樣片的時間都沒有。

聽到李謙的話,所有人也都拖著疲憊的身軀忙活起來,劉業被吊在了半空中。

上午中的陷阱,因為腦袋受傷昏迷,太陽快下山才醒來。

醒來的戲倒是沒什麽難度也趕在太陽正式落山之前拍完,天黑了就麻煩了。

接著是準備撤離的鏡頭,也順利拍完。

喪屍狗出現要等太陽完全落山拍,也就讓劇組再次休息了一會。

“老大,剛才那個《一個人和他的豬》,我覺得男主角對母豬的姓欲代表著原始本能、欲望,所有瘋狂行為都是被壓抑下的爆發,與70年代的比利時所處社會環境有關,諷刺抨擊統治階級領導下的人民信仰的偏離,三觀崩塌,生活混亂……”

文幕野湊了上來,一本正經地和李謙說起了自己對劇情的理解。

李謙:“……”

就是拿一部比較小眾、新奇的電影舉個例子,口述了一下劇情,竟然還這麽煞有其事地分析著。

連電影都沒看,就講的頭頭是道,和鍵盤俠有的一拼了。

耐心地等他講完,李謙才無奈道,“其實這就是一部以黑色幽默風格,紀錄一個孤獨者的勞動生活的電影,不是那種變態的片子,網上把它傳成了禁片都是瞎扯,也不要過度理解。

以後你在創作的時候,也不要一層一層地弄太多隱喻了,普通觀眾一般就看得到兩三層,你別搞個五六層,而且也要用比較淺顯、並且可看性的方式表達出來。”

這文幕野和郭凡不一樣,四年編導一年進修讀過來的,身上還是有些標準學院派的風格。

和蘇侖也不一樣,蘇侖是北漂了一段時間,上中戲之前還在馬小剛劇組呆了三年。

學院派,不知道多少年沒有出過一個讓普通觀眾滿意的導演了,寧昊都不是學導演的,他學的攝影。

雖然不是說學院派沒用,但是電影學院和中戲,這兩所專業培養導演的學校,教不出能讓觀眾喜歡的導演,肯定有一定問題的。

當然,要是文幕野要走小眾文藝片的路子,李謙也支持。

但要不是這樣的話,李謙打算等徐征拍《泰囧》的時候,讓文幕野去跟他搭档,中和一下。

……

電影還得繼續拍攝,太陽下山之後,繼續下一個鏡頭了。

主要是劉業、狗狗,和三只喪屍狗的打戲。

喪屍狗沒法用真狗,就算外形可以化妝搞定,難不成讓狗來演打戲?

特效唄,三名穿著一身綠的特效人員手上拿著一個道具無毛狗頭在和劉業搏鬥。

一個個動作早就被拆開演練了無數遍,而且也不是什麽精妙的招式,三個小時還是順利拍完。

最後,劉業跪在被喪屍狗咬中的黑背面前,渾身微微顫抖,一遍遍地重復,“你不會有事的,看著我,你不會有事的。”

“好了,沒事了,我們回家。”

“我帶你回家,來,回家。”

腳上本就受了傷的劉業,雙手抱著黑背,離開了漆黑的街道。

這裏從抱起狗就要剪輯,畫面立馬轉到基地尋找藥物翻箱倒櫃的鏡頭,不會給一個一瘸一拐落寞的背影。

很多影視劇喜歡這種慢鏡頭,像李謙記得有個新版《亮劍》,騎兵連面對霓虹騎兵聯隊沖鋒的時候,全都是故作煽情的慢鏡頭,恨不得把兩分鐘的戲拍成二十分鐘,看的人都要睡著了,遠不如原版快節奏、激烈的剪輯有味道。

那是戰爭,不是調情。

……

在魔都的拍攝一天天過去,李謙帶著劇組走過了一處處場景,除了東方明珠電視塔、南京路商業街這兩處標志性的建築之外,其他地方盡可能選在周邊的幾個區,要不然封街拍攝台麻煩了,市中心不比郊區。

在魔都呆了20多天,六月中旬,也來到了最後一處實景外景的拍攝。

淩晨一點,南浦大橋兩段已經被封閉,不過橋上確是一片燈火通明,兩百多名劇組員工,一百多名群演,四百多號人,以及密密麻麻的汽車,把整座大橋給塞的滿滿當當。

男主角回憶以往的鏡頭之前幾個晚上拍了,這就剩最後封鎖浦東,大批老百姓在南浦大橋等待檢測過橋,以及男主角妻女離開,直升機出事的鏡頭。

除了爆炸戲,都是實拍,拍的時候麻煩很多,但是後期省事。

特效水平不夠,就盡量來真的,技術夠了,就不用這麽麻煩,沒辦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