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坐不住了(第2/2頁)

“首日1350萬票房,電影院裏歡聲一片,已經證明了觀眾對《人在囧途》這部電影的喜愛,能在新年這個美好的日子,看到這麽一個美好、溫情的故事,就足夠了。”

“小成本大制作,《人在囧途》以千萬成本首日拿下1350萬票房,證明只要電影拍的好,不管大環境如何,觀眾都會買賬!”

“作為李謙監制的又一部電影,我本來就是抱著很大信心的,更何況徐征並非是絕對的外行,他也是《完美的世界》中的執行導演,事實證明李謙值得信賴,《人在囧途》用溫情和笑料讓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晚上,情感+笑點也像是李謙之前的電影中常見的表達方式,看來徐征從李謙哪裏學到不少,也希望李謙能夠帶出更多優秀的新人導演,讓我們能夠有更多好看的電影可以期待。”

……

相比於普通觀眾清一色的好好笑這種評論,這些媒體和專業人士的評價,就側重於人性、溫情、社會現狀等等方面了。

不過,無一例外,全都是一片好評。

大過年的,基本上所有媒體人心情都很好,哪怕回不了家,也有一個團聚、溫暖的心,即便是電影裏的一些瑕疵,都沒有過度苛刻地批評。

觀眾們是看高興了,但是一眾競爭對手心裏就難受了,《人在囧途》的大賣,給他們大過年的心裏添堵。

伯納參與投資的《大兵小將》也算是大賣了,首日1100萬,春節七天長假,破億是穩穩的,於東也算過個好年。

但是,唯一的不爽,還是又被李謙的片子給壓了一頭。

《花田喜事2010》首周末1800萬,王長天也一掃去年下半年的陰霾。

去年的《家有喜事2009》賣了三千萬,今年看樣子要沖著五千萬去了。

這種小成本喜劇,別看明星挺多的,但是成本真的不高。

明星多了,每個人出場的戲份就少了,片酬自然就低了,而且這種喜劇制作也談不上精良,成本才剛剛接近一千萬而已。

一千萬成本,五千來萬票房,賺錢是肯定的了。

但是,一看到800萬制作成本的《人在囧途》首日拿到1350萬,百分百要破億了,自己這片子就根本算不上什麽了。

再一看去年光羨影業的財報,王長天就止不住地嘆氣,這些可原本都有他一份啊。

不過嘆氣也只能白嘆氣了。

另一大公司,華陽傳媒在春節也被《全城熱戀》的票房給驚到了,不過這個驚是驚喜。

四天3500萬,單日最高破千萬,對於小成本喜劇愛情片來說,完全是大賣啊。

原本並沒有多大期望的黃忠軍,也不由地期待起來,照這個樣子,說不定能破億呢。

過年前後上映的幾部電影,除了打著3D旗號騙人的《蘇乞兒》,全都大賣,表面上也是一片喜氣洋洋。

但是人都是不滿足的,大賣之後又想賣更高的票房。

尤其是緊接著兩天過去,初二初三兩三,《人在囧途》兩天繼續大賣3000萬票房,上映三天總票房就來到了4350萬,已經是制作成本的四倍了。

票房並沒有隨著口碑大好而猛漲,這不是後起發力的電影,李謙的名氣和高排片、高關注,第一天就是大賣的開始。

三天4350萬,這樣下去說不定七天就接近一億了,那李謙在發布會上兩億目標的戲言就可能實現了。

800萬制作成本,一個跨行的新人導演,真要賣到兩億,那讓別人怎麽活。

更何況,李謙監制一部電影就賣兩個億,一年最起碼監制個兩部,那再加上他自己的電影,豈不是他一個人一年就要貢獻十億以上的票房。

而且三四部電影,基本上把所有好档期都占據了。

細思極恐!

一想到這,各個公司都有些坐不住了,這就不僅僅是兩億票房的事了,李謙這是要搞壟斷啊,那他們怎麽辦!

現在不光是為了現在自己的片子能有更多生存空間了,也必須壓一壓李謙的氣焰,要不然以後那別人吃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