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多麽樸素的想法(第2/2頁)

記憶裏那麽多沒有出現的影視劇,裏面一些都市類型的影視劇,裏面的生活比現在要方便、快捷多了。

手機一個個比巴掌還大,超市人沒有人收銀,自己拿著東西掃一下條碼,然後拿手機去掃一下,就付了錢。

買電影票也是用手機裏的軟件,最常見的是一個叫貓眼的軟件,還有支付寶。

要是都去用手機在線選座買電影票了,那麽方便的話,這就成了觀眾瀏覽量最大的網站、軟件之一,估計也要成了電影宣傳的重點。

不知道這個東西做起碼麻不麻煩,找人做個軟件,推廣開來,然後上面每次自己的電影全都置頂,清一色的好評,再搞個社區功能什麽的,可以發評論、評分,別人電影的負面評論也全都置頂。

不過這也就是想想罷了,網民又不是傻子,每次都這樣區別對待,一下就被看出來了。

搖搖頭,不去想那麽多,這種軟件應該得要智能手機,但是國內智能手機好像還沒普及。

“你想什麽呢?”

旁邊佟莉雅思前想後點完了餐,見李謙在發呆,於是出聲喊了他。

“沒什麽,點好了就下單吧,等他們送過來。”

坐著等吃的就行了,一旦連吃飯都不用起來,人就會一動都不想動,李謙就這麽和佟莉雅躺在沙發上,看著電視劇。

不過李謙心裏卻在想剛才的事,腦海裏那些影視劇的記憶,讓他了解很多未來社會的發展。

滿大街身穿黃、藍色衣服的外賣員,路上隨處可見的統一款式的公共自行車,買東西付賬直接用手機,甚至還把臉湊到機器面前掃一下就行了。

一些電視劇裏最常出境的一些軟件,什麽微信、微博啊。

用戶數量多的網站和軟件,都是電影宣傳的大頭,現在也是這樣。

讓李謙做這些東西不可能,不過倒是可以趁著他們剛創立的時候,投資一下。

微信好像是跟QQ一樣的即時通訊軟件,而且在影視劇裏出鏡的次數遠比QQ要多。

難不成,馬化乾的QQ在未來的哪天,被這個什麽微信給幹掉了?

已經決定自己單幹的李謙,打算以後多多注意一下互聯網一些新興行業,畢竟從那些影視劇裏,不難看出,以後是全民上網的網絡時代,電影的宣傳重點估計也要轉到網絡上了。

沒錯,考慮了這麽幾天,李謙打算再另外成立一家影視公司。

自己的片子,不管找哪家公司合作,都不願意讓對方把大頭拿走,那辛辛苦苦到頭來成了幫別人打工。

不是錢不錢的事,一部電影賺的夠多了,但是自己拍出來的片子,讓別人拿大頭,就很不爽。

王長天會紅了眼,換了於東和其他人照樣會,一開始合作蜜月期肯定沒問題,但是次數多了,他肯定也會覺得自己出力多,不甘心拿這麽一點。

無解的問題,馬小剛、張一謀要是自己的片子自己拿大頭,估計早就和黃忠軍、張韋平翻臉了。

那麽,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幹自己的。

不過,得解決發行和宣傳的問題,這可是大麻煩,而且這方面李謙沒有任何資源。

院線、影院、電視台、紙媒、地面海報投送、四大門戶網站、各種網絡媒體……

想想就頭大,而且這麽搞的話,又當導演又當老板,要累死人啊。

李謙對當老板沒興趣,公司規模越大,就事越多,還得拍戲,那一年到頭連個休息的時間都沒有了,太沒意思了。

錢也不缺,加上《月球》的收入,去年一年賺了幾千萬。

好像又矛盾了,又要開公司自己幹,又不想管那麽多事。

有錢有權要自由,不用費心出力,哪裏那麽好的事啊。

那就把發行和宣傳外包出去?

就跟很多企業一樣,自己只做研發、設計,制造業務從公司剝離,甚至舍棄制造業務,全都丟給其他公司。

好萊塢特效公司很多時候就負責最核心的東西,那些流水線般的工作,統統都外包給了更便宜的南棒、內地,甚至印度。

不過也不能交給華陽和伯納,那跟和光羨合作沒有任何區別。

見過華為的工廠給中興代工的?

那就得找只能做宣傳、發行,並且不具備單獨制作優秀電影的公司,不限於影視公司。

把宣傳和發行分開交給其他公司做,最好是並購、入股,占據一定股份,保留他們的管理團隊,讓他們給自己打工,既能掌控的了,又不用插手他們的運營,去管那麽多事。

不過實施起來也是大難題,太過理想化了。

麻煩啊,不就是想能管事但是不管事、不幹活、又賺錢、絕對自由嘛,這麽簡單的四個要求而已。

多樸素的想法,又沒有跟小時候一樣想當超人、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