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江湖到處是哥的傳說(第3/4頁)

“就憑最後鋸手的戲,我覺得鄧朝都有資格拿影帝了!”

“我如果有一把小刀,它的最後用處,一定不是截肢,而是捅死我自己,我既受不了這樣的肉體折磨,也受不住這樣的精神摧殘,還是死了一了百了。”

“不,我賭五毛錢,你肯定不敢自己捅自己,還是選擇餓死吧。”

“後面把喝水都演的跟在吸堵一樣,看著心裏堵得慌!”

“哈哈哈哈,我爸去看了這部電影,完了昨天給我買了部手機,讓我天天帶著,不管放學還是出去玩都帶著。”

“這電影告訴我們,關鍵能救命的東西千萬別去掏寶買,不知道馬清揚看了會不會錘死李謙!”

……

新的一周,周一王長天大清早早早地就起床了,心情一片大好。

心裏哼著不知名的調子,來到公司。

先是一大早又和負責宣發的幾個部門主管開了個會,再三強調接下來的宣傳工作。

《大白鯊:復仇》、《127小時》兩部電影大賣,整個八月份市場,就完全是光羨的天下了。

“這個李謙,真是厲害啊!”

王長天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為李謙而感嘆了。

之前驚嘆於他的脾氣大,大規模電影的信心,敢和馬小剛互懟,電影破五千萬、破億,電影節之後再次和馬小剛懟起來。

但是這次,即便已經對李謙有了足夠的了解,王長天還是不得不驚嘆。

張召連連點頭,“不光他自己厲害,連手下兩個執行導演、副導演也不一般啊。”

何止不一般啊,《大白鯊:復仇》五天五千萬,破億是鐵定的了。

這倒罷了,第一部的名氣在那裏,而且第一部也是李謙拍的。

但是《127小時》這部電影,四天能賣到一千萬票房,卻完全出乎了王長天和張召的預料。

就算鄧朝因為《集結號》、《生死頻率》名氣大漲,那都是二號角色。

而且內地演員壓根沒什麽票房號召力,這點從趙瑋那些人主演的電影經常幾百萬就能看得出來。

題材又是小眾,導演郭凡也是非科班出身的業余導演。

這種組合湊在一起,竟然四天賣了一千萬票房。

一時間王長天都有些懷疑自己對內地電影市場的認知了。

“好像《127小時》的創意是來自李謙,而且跟他們倆聊過幾次,劇本和分鏡都是李謙把關的,這倒也不奇怪了。”張召又道。

王長天點了點頭,那還說得過去,要不然一下出兩個票房大賣的新人導演,還是來自同一個導演的手下,那也太離譜了。

劇組和分鏡頭劇本都有李謙把控,後期剪輯說不定也是李謙幫忙弄的,一大半功勞要歸在李謙身上。

這就說得通了。

不過,不管怎麽樣,對王長天,對光羨來說,這都是好事。

光羨靠著這兩部電影,成為了暑期档八月份市場無可撼動的霸主。

這還是進軍電影圈以來,唯一的一次。

華陽、伯納可都只有在旁邊看著的份!

王長天倒是沒想錯,黃忠軍和於東就在一旁幹看著,就差流口水了。

於東還好點,《十全九美》是伯納發行的,《赤壁》也有他們一份份額,多多少少能賺點。

不過,這絲毫不妨礙他對李謙的眼熱,照這個情況《大白鯊:復仇》和《127小時》兩部電影加一起最起碼能拿到1.5億票房。

這都超過伯納三四月份投資的兩部電影,《三國見龍卸甲》和《江山美人》的票房總和了。

這兩部電影的投資加上宣發,可是近三億啊!

而這兩部呢,加上宣發和拷貝,頂了天也就2000萬。

何止是天差地別!

眼紅!

羨慕嫉妒恨!

要是綁架不犯法的話,他都想把李謙給綁來了。

不光能自己拍電影大賣,連給手下的項目都大賣,一個人都快比得上兩個大導演了。

而另一邊的華陽傳媒,黃氏兄弟何嘗不是這樣。

沒錯,黃忠軍再次動了把李謙挖來的心思。

過去一年裏,他都不知道動了幾次這個想法了。

“大哥,他跟馬小剛都互懟了兩次,他們倆的脾氣是一個比一個臭,沒可能了。”

黃忠磊嘆了口氣,哪怕稍微有點可能,他都不介意放低姿態再去上門請李謙,只要把人拉過來,什麽都好談,其他的之後再說。

黃忠軍何嘗不知道呢,馬小剛主動找事懟了李謙兩次,以他那個脾氣,肯定連著華陽一塊恨上了。

心高氣傲、狂妄囂張的年輕人,這種情況下想讓他加入華陽,是別想了。

不過。

黃忠軍突然想到了什麽,“忠磊,你說說《大白鯊:復仇》的導演齊玉昆,和《127小時》的導演郭凡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