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票房、口碑雙爆!(第4/5頁)

緊接著電影開始放映。

《大白鯊:復仇》和第一部的套路差不多,都是每次村長和度假村老板都不相信,或者說不願意相信還有鯊魚,並且各種脅迫主角。

最終終於釀成大禍,在死掉了幾個人,又有幾個人受傷之後,終於害怕起來。英勇的主角則孤身奮戰,去解救被鯊魚困在海中的孩子們,幾番較量之後,主角用高壓電線烤熟了大白鯊,拯救了小島上的人們以及被困的孩子。

最重要的一點還是通過氣氛來烘托大白鯊的恐怖之處,主要描述人們面對大白鯊時的種種行為,來增添大白鯊來襲時的恐怖氣氛。

海底探險的富家子弟、滑水的兩個女人、在海中親熱的小情侶、最後是在大白鯊襲擊下的孩子們。

大白鯊的攻擊一步步的升級,一點點的擴大,從襲擊人到襲擊船,讓電影前的觀眾深刻的感受到大白鯊恐怖的攻擊能力。同時,人們面對大白鯊來襲時的束手無策,也顯現了人類與這種恐怖的食人魚比較之下有多麽的渺小且無助。

原版第二部裏不知道導演怎麽想的,大白鯊的出場次數和全身露面的次數比第一部多的多了,完全少了第一部的那種看不見的恐懼的精髓。

齊玉昆的劇本和分鏡裏,李謙還是給他做了個刪改,這部電影最核心的精髓,就是始終隱藏在海裏的大白鯊。

除了最後襲擊孩子們的船,同樣和第一部一樣,沒有一次讓觀眾看到整個鯊魚身體全身。

而且原版第二部裏鯊魚虐殺群眾的鏡頭多了,其實沒必要,一擊得手之後立即遁走,才能加深恐懼。

看不見的才是最讓人恐懼的,而不是鯊魚不斷地襲擊人。

整體結構和節奏上基本是和第一部一樣,唯一的區別可能就是沒有了第一部的新鮮感,這是沒法避免的。

90分鐘的電影,在觀眾不斷小聲驚呼聲慢慢結束了。

最終主角幹掉鯊魚,再一次成為了英雄。

不過,有些觀眾還有些意猶未盡。

“這男主角都把人家鯊魚夫婦一家都幹掉了,太可憐了!”

“說好的復仇呢,仇還沒報,自己又把命給搭上了”

“滿門抄斬啊,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父母和孩子!”

“怎麽不安排最後鯊魚報仇呢,那就成了神作了!”

“我還以為大白鯊會成功復仇呢,白期待了。”

……

就在觀眾小聲議論時,大銀幕上卻發生突變。

幹掉第二頭大白鯊之後,一切回歸祥和的氣氛,看樣子電影要結束了,男主角李光傑準備乘船去海釣。

突然,小船剛離開岸邊,就不知道被什麽東西給猛地一下頂翻了。

李光傑驚叫了一聲,緊接著就落水了。

水面翻騰了一會,沒多久李光傑的身體沉了下去。

海面迅速被染紅。

緊接著大銀幕一黑,電影結束。

?????

????

什麽情況?

觀眾們被這突如其來的這一幕給嚇愣住了。

緊接著,偌大一個放映廳裏,就想起了此起披伏的聲音,一點都沒有顧及這個公共場所。

“我特麽的看到了什麽?”

“男主角死了?”

“真被我說中了,鯊魚復仇成功了!”

“臥槽牛逼,導演真敢拍,把男主角拍死了!”

“牛逼炸了,竟然還有第三頭鯊魚!”

“不一定是鯊魚吧,可能是別的。”

“想都不用想,不是鯊魚還能是什麽。”

“我以為就這麽完了呢,嚇到我了!”

“史上最牛逼的怪獸片,男主角竟然被幹掉了!”

“精彩啊,光最後這個鏡頭就比前面刺激多了!”

“早就看這個主角不順眼了,害死了那麽多人!”

……

觀眾們可激動壞了,最後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第三頭鯊魚把男主角幹掉,好像比男主角幹掉第二頭鯊魚還要激動、刺激。

“我才是男主角啊!”

看著這一幕,李光傑一臉憋屈,心裏不斷地大喊。

但是觀眾聽不到他心裏想什麽,也沒人關心死了的男主角,討論聲就沒有停過。

最後這個鏡頭,讓首映儀式變得圓滿起來,緊接著齊玉昆上台和觀眾互動,回答了觀眾和記者們的一些問題,他們也一個比一個要激動。

不過齊玉昆深得李謙應付媒體的精髓,顧左右而言他,不說的就是不說,你問我就是感謝媒體、感謝觀眾。

首映儀式結束之後,晚上12點20,李謙就拿到了光羨發來的零點場票房。

零點場130萬,比經過點映的《生死頻率》的90萬還要高出40萬。

《生死頻率》當初零點場排了500場,《大白鯊:復仇》也是這個數字。

不過深夜更適合看恐怖片,《大白鯊:復仇》有第一部的人氣基本,還有李謙掛名監制,總體知名度比經過電影的《生死頻率》要高。